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近期焦点访谈内容.

2024-05-31 17:55热度:4501

观《焦点访谈》有感 最好是10上旬的 急急急急

昨天,在央视看到了一档节目——《我们》,其风格及其简朴,甚至可以简单说成是一个读诗会,但是,我又不得不被这个节目吸引。开始,是个牺牲干警的妻子写给逝者的信。说实话,挺感人,但是形式上有点的假。而且又一种撕开自己伤口博取眼泪的鄙俗伎俩。我差点换了台,但是,后来的残疾舞者,跨洋的母女触摸,早逝的阳光少年子尤等的故事让我深深投入。 我知道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 在她节目中,主持话语并不多,没有似乎喧宾夺主的滔滔不绝。它除去了乐队伴奏,花絮等等传统现场类节目常用的成分,删繁就简,只剩下了心灵的直接撞击。没有任何的隔阂,主人公的心灵和观众的心灵坦诚相对。——这是人性的直接交融,是毫无疑问的大家手笔。说来,在影视艺术这个领域,技术的层面通常是比较好提高的,摄影上的一些新颖手法呀,后期处理上的一些特技手段呀,都是可以通过吸收操练而掌握(尽管目前真正熟练掌握技术的人也不多)。有了比较熟练影视技术以后,可以说,只是练就了一门手艺,成为一个熟练的节目制作的工匠。真正的大家和高手的区别绝对不在技术上,而在于其内心中道德观,世界观,艺术审美的境界。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音乐中的一些作品。比如谭盾的《卧虎藏龙》主题音乐,三宝的《我的父亲母亲》、《牵手》等音乐,织体并不繁杂,旋律并不花哨,但是其简朴大气的风格却成了影视音乐的经典之作。——或许,心跳的节奏本来也没有多复杂。 在本博客后面,留下王利芬的简历,作为一个榜样的标准,时时自省一下: 王利芬--著名制片人、主持人 王利芬,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法学学士、文学评论专业硕士和文学博士.曾在1995年至1999年《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三个栏目中任记者,在《对话》栏目任制片人兼主持人。后在《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任总制片人。现任《赢在中国》节目总制片人、主持人。 《赢在中国》吸引了15万怀揣创业梦想的选手、3000万的风险投资、数十位像马云、李彦宏、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作为评委。《赢在中国》总决赛创造了0.3的收视率(大约400万观众),而这个数字是同一时段播出的其他财经节目的350倍。 现在的王利芬,行动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个体的疯狂拼杀,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她,少了些当初的犀利和坚硬,多了些温厚的内敛和圆融。现在她做事情非常明显地带着“王利芬式”的价值观和思考深度,有时候你会发现她不只是在做一个节目,她是一步步把你拉到那样的一种思维状态中。 王利芬不仅给了许多创业青年实现梦想的机会,也进一步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只有深度的思考才能做出深度的节目,王利芬就是这样一个成就别人、成就自己的人。 经典主持人语: 让我折服的永远是精神和人格的魅力。 让我感动的从来都是做人的真诚。 让我佩服的一直是过人的智慧。 我相信,这些东西才真正是人类的精华所在,它当然是我在生命的雨季时的缕缕阳光。 我曾经在学校读了二十三年的书,然而每一本书都不如与一个智者的谈话精彩,这种谈话不仅可以开采出心灵的富矿,同时也可以尽情地阅读他(她)周身的空气,那种愉悦感真难以言传。 我是一个喜怒皆形如色,从面部表情可以长驱直入看到我心灵深处的人,不知暗暗发过多少誓要改掉这种一眼见底的现状,变得有成府变得深沉,但总不奏效,已过而立之年恐怕早已定型,再说许多看似有成府的人想什么我似乎也知道,所以也就变本加厉,索性直来直去也许这可能是许多人愿意与我谈话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