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教育圣地”海淀黄庄整改一年后,小机构依旧存在,晚9点仍在教学;有家长称别的孩子都在学,你能不学吗。你怎么看?

2023-10-28 02:54热度:423

认真阅读了问题描述中的链接,读后我就想问:这样的消息说明什么?又想传达给读者一个什么意思?

“教育圣地”海淀黄庄整改一年后,小机构依旧存在,晚9点仍在教学;有家长称别的孩子都在学,你能不学吗。你怎么看?

对这样的报道,我想也只能算作一种现象的描述,充其量算作资讯,告诉读者在海淀黄庄还有很多培训机构和参加课外学习的孩子。

其它的意义在哪里?

说实话我看过之后只有一种同情,更多的还是无聊。

我自己孩子正上中学,也报了课外的学习班,我这种感觉倒不是为培训班加油,更不是想指责什么,因为对于课外机构的学习班,我向来认为需要时就是一种有益的事物,不需要时它就是一种存在,和其它存在的事物是一样的。

对于课外学习班的存在,普遍来说一种现象,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一种必要时的选择,不必要时的漠视。做为家长,我对自己的孩子态度是坚持以孩子为主,家长做参考。

个人最讨厌的一种观点,别的孩子都报班学,你不报不行啊!有这种观点的家长大有人在,也包括孩子,我想这是不会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的人。

这样的家长自己懒得思考或者不会思考,就只有随大流而已,不能认真考虑孩子的需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孩子的认识:妈妈,别人都报某某班了,你也给我报一个吧!

年幼的孩子向同学看齐没话说,可是家长如果也如此那就真的是让人无话可说。

报班的功利性过强,导致效果不明显。个别家长看孩子成绩不太好,就要求孩子去课外补习上课,个别孩子感觉在学校吃力,就想去校外多上课。这种想法固然是好,可是还是要考虑清楚:成绩不好到底是老师讲课不好呢?还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习惯不好或者是什么原因?同样的东西反复学习不一定就能把成绩提上去,有可能会起反作用。

对课外班产生了一种迷信或者依赖,是在寻求心理安全感。一些家长和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对课外学习班产生了一种依赖性,如果没有报课外的学习班,似乎心理就没有了安全感。唯有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去上课了,不管成绩是否有提高,自己算是给自己有一个交代:我尽力了!成绩不好也不赖我!

这样的学生一般来说报课外学习班也是在烧钱,这样的家长也只是自己再糊弄自己。

课外的学习班,孩子需要,就去选择,选择也只是辅助。不需要,家长了解不了解都没有关系。说起课外学习班,大家似乎就会一窝蜂地攻击我们的应试教育如何如何不好!

现行的教育果真一无是处吗?

显然不是。现行的教育不是完美的,但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参加课外学习班的学习,说穿了和教育体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关系更大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

我们可以看那些三四岁的小娃娃就开始奔走于多个学习班,一个姐姐家半岁的小外孙女,爸妈就开始给考虑早教之类的班了。很多托名的教育机构都是搂钱的机器,只不过找一个名头把对教育一窍不懂又有点钱的爸爸妈妈的钱给掏出来,放进他们自己的钱袋子而已。

对于个别机构晚9点还在上课,这也无可厚非,既然孩子在这里坐着,家长交了钱有这种需求,做为收钱的机构或者老师也是“敬其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