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2024-05-31 05:48热度:5724

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以经济变量的年度增长率作为考察指标比较合适。在研究中国的周期波动中,我们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作为相应的考察指标。由此也可以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
由于1953——1977年我国还没有GDP的统计资料,只有国民收入的资料。但两者相差很小,不影响我们的分析。
我国的经济学界把1953年到2004年这51年经济波动分为十个经济周期。波长最长的是第九个周期,从1990年到1999年,长达9年的增长率衰减,应该是国内外环境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结果。
观察经济走势图,改革前周期平均长度是5年,改革后周期平均长度是5.75年。1978年前,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以后,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正在逐步减小。
在90年代前,由于没有实行市场经济,所以宏观经济政策主要以行政性干预手段为主
从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开始逐渐利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手段:
1993-1997年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旨在抑制通货膨胀与经济过热;
1998-2004年 实行经济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目的在于扩大内需;
2005-2007年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2008年开始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但是随着美国次债发酵,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个政策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