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近期网传2019、2020年度国家烟草公司亏损严重,真的吗?

2023-12-02 23:28热度:2771

有人质疑烟草亏损,其实这有啥好奇怪的?再好的企业,如果管理不严,内部漏洞大,即使再好的条件,再厚实的家底也会有被掏空的一天!

“996”工作制,职场中你认可吗?如果你们单位老板实行,你会如何对待?

【我的主要观点】“996工作制”既不值得提倡,也不应当推广,更不能够强制。

一、一些成功的人都是996,但不是全部成功的人都是996。大多数人总是喜欢听有结果的人说出的话,我也相信互联网企业的“马老板”们和他们的推崇者们,在强调要996时,也是出于一番苦心。他们常常举自己的例子,还有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希望用成功前的艰辛经历,去激励一代年轻人奋勇努力。

然而,用结果去倒推过程,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除了这些人“拼命三郎”们的故事,历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并没有996。

诗圣杜甫在苏州当刺史时,因公务繁忙,常用酒来排遣,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的的身心。列宁也曾说过,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与休息相结合,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伟人也有懂得劳逸结合的,用996的成功人士的经历去证明996的必要性,两者是没有绝对关系的。

二、财富是定义人生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某些人,总是把财富作为评判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告诫人们不要去过所谓高品质的“穷”生活,教育人们为了致富,可以去拼,甚至可以去拼掉本应属于你的生活、你的家庭和你的身体。但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两种人:一种是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俯视一切的人;另一种是幻想着站在金字塔顶端俯视一切的人。

试想,如果“马老板”们目前还是普通人,可以预知到未来某一天,自己并没有因为996成为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而却因为天天996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还有几个人会去这么做呢?

2019年11月27日,演员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时晕倒,历经近3小时急救,却依然抢救无效去世,医院宣布年仅35岁的高以翔属于心源性猝死。事实上,还有像高以翔一样的年轻人,为了事业的拼搏而导致心源性猝死。于娟,32岁,复旦大学博士,后赴挪威深造,回国后任职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曾经试图用三年半时间,同时搞定一个挪威硕士学位和一个复旦博士学位。然而她拼命努力,最终没有完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2009年12月,于娟被确诊患乳腺癌,4个月后病逝。临死前她在博客中发出感慨:“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樊登在讲课时提到了人生均衡发展的八个方向,包括事业、健康、家庭、人脉、理财、学习、休闲、心灵,均衡发展的人生才是值得追求的人生。

三、我们无权妄议别人的价值观,别人也无权决定你的价值观。“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这句话是一碗很香的鸡汤。确实有很多人,在青春需要付出时忘我的工作,最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谁都知道,不努力,哪有成功;但谁又知道,你以为不努力的人,是不是真的不努力呢?

一些看似在工作中没你努力的人,正在努力地陪伴家人和孩子,正在努力地培养自己的修养和情操,正在努力地做着一些在别人眼里不怎么突出、但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只要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反社会、反人类的,谁又有权力要求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有所谓崇高的追求呢?难道你就不允许别人过自己喜欢的“穷开心”生活吗?

今天才看到一个段子,看到有一封辞职信是这么写的:“以前别人总问我,干活累还是读书累?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遇见一帮工人卸货,他们擦着汗,有说有笑,不停的推(装)卸和整理。我突然明白了答案:不快乐才是最累的。”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应该允许别人没你有钱、却比你快乐;允许别人没人努力、也比你快乐。

结束语说了“996工作制”的种种不好,但我必须承认,能够996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马老板自己在微博上都解释过:“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996的人的确值得我们致敬,但不值得我们学习。996不是不能有,但它只是用于业绩冲刺等特殊时段的“核武器”。如果把“核武器”变成了“常规武器”,只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总之,996是一碗既看着不香、也不好喝的鸡汤。如果你习惯了喝下“马老板”们和他们的推崇者们给你灌下的这碗鸡汤,你很可能还没有等待到想要的成功,却等来了一辈子的伤病甚至死亡。

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不认可职场中“996工作制”。如果我单位老板实行,我肯定选择用法律武器斗争到底,或者另谋高就、去找一个关心员工身心健康的好老板,请放心,这样的老板还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