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2019年是互联网行业寒冬吗?有人说互联网工作不好找?

2023-11-04 18:00热度:5035

从2019年春节过来,我自己辅导的在互联网公司被裁员的朋友,确实已经有7位。所以,关于“互联网寒冬”这个话题,我从具体例子分析一下。

互联网裁员,发生的越来越频繁了。第一, 很多在过去几年迅速规模的公司,日子很难。

我辅导的一位在互联网+家政行业的女孩,最近告诉我:公司为了上市,要平衡财务收支,3月份的工资现在还没发。而且报销很难,去年年底的打车票和吃饭票,现在都还报销不了。这是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的典型反应。

我辅导的两位在互联网+新零售行业做运营的女孩,先后被公司裁员。她们公司最近已经裁员裁的很6了,具体的流程、政策,HR和员工心理都有数。有的员工会闹一闹,多要一个月的补贴,有的员工就高高兴兴的走了。

而且,我说的这些案例并不是来自很不知名的小公司,而是我们平时在创业邦杂志,或者创业案例中经常看到的。他们依靠资本快速发展,而且工资待遇并不低,分店和广告又打的恨,消耗大。那么,当资本跟不上或者经济整体下行,他们就日子难过了。很多创业公司,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

第二, 小公司,为发展迁址、重组,都可能造成裁员。

我辅导的一位做UI的女孩。进入一家IT公司两年。今年公司说要整体搬迁到深圳,那么,肯定会裁掉一批员工。想起来,两年前,我也辅导过一位女孩,在创业互联网公司,公司还拿到过徐小平的天使投资,最后也是从北京搬到深圳,裁员了一批员工。

那么,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就不值得进呢?不是!就当下,我做职业辅导中,互联网公司仍然是可以选择的。

第一, 互联网公司整体工资待遇并不低。比如,前面辅导的几位员工,有的是二本毕业一年,在互联网公司都能有8000的工资待遇。

第二, 互联网公司节奏快,仍然会锻炼你。还是我上面辅导的几位姑娘,在互联网公司,他们体会到了扁平的管理和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而且也会体会到崭新的概念。这个过程,对于员工个体的见识、工作能力来说,也是有增量的。

既然,互联网公司还值得托付,如果避免被裁员呢?第一,虽然老生常谈,但最根本的当然还是个人能力。

上述被裁员的案例中,确实有两位,在具体的工作考核方面没有达标,且不止一个月。所以,别裁员这事,心理是有数的。

当然,这里边也不得不说,有些是员工确实业绩不行,但有些是公司的裁人心机,这就让人很不爽啦,比如,过去这一问题的合格标准是80%,现在就提高90%,没有达标的就淘汰;或者组织员工技能比赛,考核不合格的进行淘汰。我听一位同学和我说,他们公司组织考高数,40分以下不及格,这个不及格虽然不会马上被辞退,但作为一项记录被存档,再把其他的加上,就很可能形成“不胜任岗位”的证据(特别是试用期,不胜任岗位是可以辞退的,且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过了试用期,因为“不胜任”调整岗位你也无话可说)。类似这些,理由确实听起来很牵强,从侧面反应说明公司很可能已经缺钱了,如果你暂时还不想离开,啥也别说,就赶紧努力通过吧。

第二, 进入互联网公司,你是进入了一个跑道,不要死在一棵树上。

互联网公司确实瞬息万变,当你进入一家公司,发现氛围好待遇不错,千万不要乐观的觉得这里可以永续经营。实际情况是,这里风急浪大,起得快、落的也快呀,一定要有个心理准备。

所以,我建议把职业不要定位在公司上,稍微拓宽一些,定位在公司所属的行业上,空间会更大一些,具体来说,建议平时关注行业前沿、关注同类型公司的进展、参加行业内聚会,加入一下行业微信群,保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对自己更靠谱。

第三, 学点劳动法,让自己心里有数。

我上周辅导的朋友,被HR谈裁员。她手里劳动合同、入职一年的加班记录、HR和她谈话的录音都有。而且,也积极跟懂得劳动合同法的HR和法律界的朋友咨询,了解申请仲裁需要的程序。

做这些也不一定非要撕破脸,但正是因为明确了自己的权益,懂得了相关政策,才不会被HR三言两句给激怒或者忽悠,不慌张、有章法地提出自己的诉求,最终顺利争取到了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且离职手续、离职证明等办理的也很顺利。

最后,做一个总结。今年过来,互联网裁员确实越来越频繁。经历裁员,当然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不过,“裁员和招聘并行”是这个时期特有的现象,所以,建议沉下心观察、体会,走过去,你也会收获更多的行业见识和职业技能。

对于这是否就是互联网的寒冬,是“春天会回来”还是会继续寒冬下去,我确实不能判断。但就目前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如果你喜欢并且有机会进入,这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有风险也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