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谁知道北京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发展历程?

2023-06-02 00:04热度:6132

  1、 北京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前世今生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少年张无忌为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所伤,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体内寒毒就要发作一次。为了活命,张无忌必须不断学习武功,以抵御寒毒。直至最后,他学到了至刚至阳的“九阳神功”,才彻底化解了这一贯穿他少年时期始终的“顽症”。  在中国,房地产代理行业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成长阵痛”。  “这个行业一直在变,变得很快,刚刚安稳,又得变……这种压力很大,其实谁都想稳定一点,尽快地形成一个特别成熟的模式。”  这就是代理行业自身发展的“要害”,而这恰恰也是最容易被诸多代理商所忽视、甚至从来不愿意去想的问题――从过去十几年的经验看,房地产代理行业一直在不停地应对自身商业模式(或者说服务模式、业务模式)上的变革:从最初的类似批发零售性质的“包销”模式、类似于百货公司的“展销”模式,到按销售业绩获取点数的“联合销售”模式,或者只负责广告、策划的营销推广模式,再到目前流行全案策划、全程代理的“综合运营”模式,以及时下初见端倪的“网络化”销售模式,代理行的模式变更贯穿其整个发展历程。  那么,这十多年间,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推动着房地产代理行业的商业模式作周期性变化?  回顾中国房地产代理行业十几年发展历程,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朗。  启蒙阶段  从1992年~1994年这一时间段,房地产尚未形成完全市场化运作,外销房一统天下。当时一些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销售代理机构如利达行、九鼎轩开始进入北京市场,凭借其独有的境外销售渠道和源自香港、台湾的市场营销经验,这些机构牢牢把控了京城房地产的外销市场。  “它们做了那么多漂亮的模型、楼书,还去媒体打广告,让大家都觉得很新鲜……而且由于楼房主要都是外销,境外的机构有外销渠道,所以天下都是他们的。”就如金网络副总经理杨强宏所说,境外代理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启蒙作用”,“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代理机构作为一个行业存在的价值。”  1994年以后,人们渐渐发现,大部分所谓的“外销房”,其实都是本地人在购买,境外人士购买的比例并不高。写字楼、 别墅及外销公寓,基本都是靠境内消费者去消化,虽然成熟度不高,但房地产内销市场已初具形态。  市场由外销逐步过渡为内销,境外代理机构的外销渠道优势渐趋淡化,这就给本土代理行一个起步的机会。继利达行、九鼎轩之后,京城开始陆续出现本土代理行。  当时北京流行两种模式,一种是学习香港的包装和推广模式,作项目的个案代理;另一种是做市场,即对房地产产品集中展示、推广交易。  后者以有政府和银行背景的北京市建亚房地产展示交易中心为代表。“找地方,做长期的招展位,去招商进来,集中卖房子,集中做市场的宣传、推广,再给在这里买房者、卖房者提供一条龙的服务支持,包括金融、手续等,同时和开发商合作,做销售代理。”杨强宏回顾这段经历时说,那一时期,其实是本土代理行“模式上的尝试”,但由于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当时“官办企业”不规范的体制基础之上的,因而注定难以长久。  成长阶段  从1995年~1997年前后,也就是房改政策落实前后,来自制度变化、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合力,使京城代理行业面临一次严峻考验。对于像建亚这样拥有官方背景的代理行业,它们对未来的忧思,不仅仅是“政府这棵大树还能靠多久”的问题,而是现实更为严峻的市场考验。  杨强宏回忆说,由于当时正处在调整期,市场黯淡,人们忽然发现,以往的任何一种“赚钱的”商业模式,都统统不灵了。  “境外代理商或者撤了、倒了,或者转行干别的,因为市场已经做不动了。尽管代理行尝试着用各种手段,但那时候没有市场,你再怎么折腾也是没用。”悲观的情绪蔓延在整个行业当中,一部分人甚至已经对销售代理这一行当失去了信心。  当时伟业顾问总经理林洁首先站出来说:“代理行业是夕阳行业。”他认为,单纯的代理销售已经有价无市、难以为继。正是看到了传统运做模式的种种局限与弊端,伟业顾问提出了传统代理业务与投资开发、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相关业务共同开拓的企业发展思路。  而此时来自开发商方面的困惑丝毫不少于代理行。1997年,有人估计北京商品住宅的销售量大概是270万平方米,而其中有80%~90%都是单位买房,个人买房比例很低。  “所以,对于开发商,他们最担忧的问题是房改基本到位,单位不再买房后,谁会买我的房?个人购房的消费力量能不能快速成长起来?”杨强宏说,当时每个开发商都要问他同样的问题。  因此在1997年,由建亚原来团队中剥离出的一班人马,共同组建了北京金网络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杨强宏说,当时金网络主要做三件事:一是不断地看国外的地产发展趋势,以获得启示;二是大量的市场、客户调研,探求个人买房计划;三是培育市场,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引导消费者尽快地消费。  “其实那时候不止我们,整个代理商都在一起做市场调研、市场培育的工作。”  这段时期在整个代理行业发展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引导了房地产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对于行业自身来讲,它培养了代理行进行市场调研的习惯和能力,这直接奠定了今日代理行在项目策划、产品定位等方面的业务模式基础。  市场影响行业,行业也反作用于市场。在代理商和开发商合力的市场引导下,进入1997年以后,个人购房消费能力一度以50%的成长率飙升,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而在一片过旺的市场前景中,代理商马上也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  “以前卖住宅都是用渠道就可以解决掉的,因为公寓、别墅目标客户相对明确、集中,而大众购房者过于分散,这么多客户怎么找?”  如何来做面向公众的地产推广项目?传统模式又面临一次变革。  成型阶段  从1998年开始,代理行开始集中精力做各种推广活动:或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或在项目开盘前大造声势、提前预热,或做客户数据库积累等,所有推广层面的策略、技巧,都在当时代理行的兴趣范围之内。  “现在房地产的推广模式,差不多都是在那时成型的。”杨强宏说,那时候营销模式上的所谓“一招儿鲜”,基本上都成了现在的一种“常态”。  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市场变化又一次对代理行业下达了变革指令。  消费者不再像以前单位分房不计较好坏,而是开始对住宅产品的质量、功能等提出了很多更高要求。  这给开发商带来了新的压力,他们意识到,面对个人购房者,产品已成关键,产品不应该再是技术主导,必须面向市场,由消费者主导。  这样,一个新的课题又提了出来:房地产产品需要定位,只有基于技术标准和市场标准两者相结合的准确定位,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顺利实现开发商的投资目标。  于是,代理商又一次把服务链拉长,从拿地开始介入,为开发商做前期策划、产品定位和建筑规划上的设计等,所谓的全案策划开始出现。  “到了这个阶段,代理商成了一个全程运营的角色,整条线上的服务都有了。”总结过去发展历程,杨强宏概括说,推动代理行商业模式不断变化的,其实是一种市场合力,“制度背景、市场参与主体、市场态势等都在变化,这导致代理商的服务对象――开发商要去应对变化,他们需要在不同时间,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开发商的“问题”,恰恰需要代理商去给出“答案”。但问题的关键是,开发商的“问题”总在变,这就逼得代理商总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准备应对老板提出的下一个“怪问题”,否则只能“下课”。  纵观代理行十几年发展历程,模式周期始终形影相随,成为这个行业的“难解之痛”。  而成长的阵痛也成中国房地产业快速成长的缩影。其实房地产代理行业的“洗牌”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而且一直会持续下去。每一次经历模式变更的“阵痛”,都会有人出局,也同样会有人随需应变继续留下来。而这个行业的魅力正在于此:有人激情燃烧一把,有人坚韧不拔地前行,但两者都在遵循相同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