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蒙古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经济危机的?

2023-11-26 12:14热度:3772

蒙古国,地广人稀,畜牧业是其最传统最根底的产业,丰厚多样的矿产资源——煤炭、铜矿和金银铁等——则是这个国度经济来源中重要的一局部。但这个具有丰厚矿产的国度,却出人意料地在国际社会上没有身影,还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危机。蒙古国是如何从矿产大国变成经济黑洞?

蒙古国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度,并没有国际水运,本该鼎力开展的铁路交通或航空运输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注重,这成为了它展开对外贸易的一大障碍。

蒙古国仅有的两条铁道路路无法构成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而蒙古国建立铁路时铁路宽窄规范与国际规范铁路不同,无法与中国境内接轨。这招致蒙古国来的火车,必需在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停止换装。

除此之外,蒙古国的铁路远不及现代运输技术请求,无法高速行驶。

在水运方面,蒙古国的国内水运货量连年降落,而对外贸易的国际水运必需借助铁路运输至中国港口再对外销售。

我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而蒙古国——交通工具设备老旧、效率低下、开展迟缓、数量稀少,这样的交通运输情况,无疑是招致其经济开展停滞的重要缘由之一。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经济产业,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一些牧区的最低温度已降低到零下45℃,不再合适家畜过冬。

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局部河流干涸,地表土壤失去水分后植被构造遭到毁坏,形成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此外,对矿产资源的过量无序开采,也加剧了草原毁坏的速度。

再者,蒙古国因国内再加工的技术与设备落后,难以让原料完成高附加价值,大多只能以初级原料的价钱外销。而少数再加工的产品也由于技术限制和才能问题,在市场上并不具备竞争力。

又由于蒙古国的畜牧业消费依然以自然放养为主,难以完成大范围、现代化消费,受气候和家畜本身影响比拟大,国内也尚未构成标准的畜肉收买、运输和检测体系。

所以,蒙古国的畜肉固然质量上乘,但照旧无法借此具有稳定的高质量的收入保证。

实话实说,蒙古国的科技程度的确令人大跌眼镜。

蒙古国的绝大局部轻工业产品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大到大型机械设备,小到牙刷毛巾,蒙古国都无法停止大批量消费。

央视国际频道播出的《边疆行》栏目曾做过关于二连浩特的节目。在二连浩特有一家商贸城,特地供蒙古国来的商客购置。蒙古国的商客们需求在有限的入境时间内进到最多的货物。

我们能从中窥见蒙古国的科技开展终究落后到什么水平。

蒙古国本身单薄的工业根底无法支持它制造为畜牧业或农业效劳的机械。因而,它也没有才能开采资源,也没有条件应用资源停止开展。

2006年蒙古教科文部对科技实力停止的评价标明:一切出口产品中45%的没有技术含量,52%是低技术产品,3%是中低技术产品。

工业的开展必需遵照社会开展规律按部就班,不可能忽然从十分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转为重工业。而这个过渡无疑就是轻工业的开展和推进。

但是蒙古国为了经济开展,无视工业化进程的必需条件,让毫无流水线经历的牧民们去操作采矿业的重型机器,轻则机器损坏,重则失去性命。结果不但无法促进经济,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减退了国民关于工业的热情。

如此看来,蒙古国无疑是罔顾工业和科技创新开展,只想凭仗矿产资源,抱着靠山吃山的想法,坐等发财的又一典型。

21世纪初期,蒙古国曾经也靠采矿业发家致富,其矿产输出大头是中国。

但在矿产没有那么吃香后,蒙古国照旧没有转变依赖矿业和传统畜牧业的经济政策。

2012年5月,蒙古经过了《关于外国投资战略范畴谐和法》,依据4月19日经过的修订后谐和法,外国私有企业在蒙古投资战略范畴将不再受该法约束,但外国国有企业投资战略范畴都需蒙政府批准,且超越49%股份的需得到蒙议会批准。

这给外国投资者带来了蒙资源民族主义滋长的担忧,并局部招致了2012年度外国投资同比降落17%到39亿美圆,2013年2月单月外国投资更是2010年来最低的一个月。

而在2014年,美国页岩油反动又招致国际油价下跌,使许多像蒙古国这样靠外售石油矿物等资源的国度堕入了窘境。

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蒙古的外国直接投资暴跌了85%,严重打击了蒙古国的经济增长,蒙古国的经济在2016年崩盘。

同时,蒙古国还面临着财政亏空、债台高筑的窘境,蒙古国人民们纷繁捐献本人的黄金、珠宝、牛羊马等,举国还债以减少经济窘境带来的冲击。

尔后,蒙古国为了稳定经济,施行了新的货币政策,而超量发行的货币在财政慌张的状况下,毫不不测地招致货币大幅贬值。通货收缩的情况引发了国内民众的宏大恐慌。

我们从这一步一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蒙古国的经济危机是有迹可循的。过度依赖资源,过度依赖外来经济,本国科技开展落后,经济构造单一,堕入窘境后不合理不正常的新政策,一点一点将蒙古国推向更困难的境地。

蒙古每年前往欧美留学进修的学生人数很多,但许多在国外高校留过学回来的蒙古国青年照旧选择做回游牧或导游工作,而不是用本人的学问回馈社会和祖国。

这样的状况在教育遭到注重的中国是完整无法了解的。蒙古国的人们似乎短少建立国度的理念,或者往私人愿望的角度说,蒙古国人没有在本国赚钱的想法。

有许多蒙古国人更愿意前往韩国日本或俄罗斯欧洲停止更轻松,来钱快的工作。

固然蒙古国的政府有相应扶持科技的政策,但是很少能贯彻落实。短少完善的根底设备,民众自然也就短少认知和积极性。而蒙古国的研讨所以及科学院,也由于短少科研经费,科学研讨常常难以展开停止。

从这张蒙古国科技论文学科散布状况图,很容易看出蒙古国科研活动根本盘绕国民经济重点范畴:能源、畜牧业、医学等。

应用研讨的目的应当是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转换成可观的财富,但实践上这方面的实践操作很不理想。

蒙古国的科研创新方面短少政府政策支持,没有相应的根底设备。而学问和技术转让的法律和办法都不完善,企业和科研无法接轨,因而遭到障碍。

综上所述,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聚在一同,效果比单纯的加法愈加严重,蒙古国的经济开展不起来,政府没有余力开展国度,民众的生死水平也就没了保证。因而,蒙古国人民的生活十分贫穷。

而极小局部人,控制着这个国度70%以上的财富。也就招致了我们看见的——贫富差距极大的蒙古国。

在乌兰巴托,富人们的生活温馨高兴;而穷人则穿有着破洞的衣服,挣取微薄的工资。

面对丰衣足食的民众和日薄西山的经济现状,蒙古国曾经抵达了无路可退的地步。它除了选择向大国求助,例如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别无他法。

事实上,蒙古国一向与俄罗斯关系十分好,但是蒙古国一切具有的资源在俄罗斯都有,所以蒙俄经济买卖比不上中俄。

固然蒙古国和中俄不断在外交上坚持重要且严密的关系。但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在1989年蒙古国开端提出了第三邻国的说法,积极展开和除了中俄之外其他国度的外交,特别是美国日本印度欧盟等。

令人无法了解的是,蒙古国对这些远间隔的国度更为密切。

第三邻国关于蒙古国不能说是没有协助,但由于交通条件的影响,他们无法直接越过中俄对蒙古国停止有效协助。最终,蒙古国的经济开展还是要依赖于中俄。

之后,蒙古国积极参与并为中国倡导开展的一带一路提供便利,这使得蒙古国与中国的关系有所改善,并越加严密。而蒙古国也从这份友好的往来中胜利取得利益。

2018年,蒙中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曾经到达了80亿美圆。

2020年,两国贸易额要到达100亿美圆。

2021年4月28日,蒙古国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蒙古国ETT公司与中国的曹妃甸港口物流园区签署了《协作备忘录》,曹妃甸港作为蒙方货物出海口,将完成2021年内运输煤炭1000万吨。蒙古国丰厚的矿产将有了新出路。

从上述数据中,能够看出蒙古国曾经在追求转变和机遇。中国,无疑是蒙古国经济转变的宏大影响之一。

总结,蒙古国的经济开展不均衡不能单纯地归结于一个方面或者哪一方的错误。但能够预见的是,假如蒙古国还是继续坚持目前这种只依赖于国外的经济政策,不去寻求新的改动和出路,不想方法改动国内的消费方式和条件,那它的经济就无法实在地开展,它的人民的生活只会愈加安居乐业。

不懂得理财。而且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没有一个很好的领导人物。所以才会让自己的经济越来越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