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伊朗为何批评欧盟无实际行动挽救伊核协议?

2022-11-14 14:28热度:3575

其实,欧洲人也有他们的苦衷啊!

换句话说,欧洲人其实在美国人和伊朗人之间承受着“夹板气”。

伊朗当然知道,但伊朗人能怎么办呢?

简而言之,对欧洲,伊朗人有三个选择:第一,公开批评欧洲没能履行伊核协议就是伊朗对欧洲最大的愤怒表达了,伊朗人总不能制裁欧洲吧!但可以利用公开批评来施压。

第二,伊朗实际上也有求于欧洲,毕竟欧洲是伊朗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在美国制裁下把欧洲也得罪了,伊朗的国际环境更险恶。所以私下批评,表面和缓。

第三,不理欧洲的建议,当然也等于不理国际社会的看法,重启浓缩铀计划,也就是核计划。

以上三点,目前伊朗其实都在做。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第一点比较多,也就是公开对欧洲施压。

第二点其实是伊朗人的真实心态,还是比较矛盾的。

第三点是伊朗的最后手段。

目前最危险的就是伊朗在第三点上已经做出了一些迹象。

6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已经对此提出了警告。也就是说伊朗在浓缩铀上已经做了手脚。

国际原子能机构允许伊朗的浓缩铀只能3.67%的丰度,并且生产规模要受限制。但目前伊朗加快生产浓缩铀正在突破这个限制,而且没有理会国际原子能机构。

也就是说,伊朗实际上在没有严格的国际监督下发展自己的核计划。严格来讲,如果继续这样做,最大的威胁是违反核不扩散条约体系,是对全世界的巨大挑战。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加管束,伊朗早晚会一点一点把浓缩铀丰度提高到核武器级别。

因此,伊朗对欧洲人的施压可能造成一个悖论,就是欧洲发现伊朗在重启核计划之后,加入到美国行列,对伊朗共同实施新制裁。

所以,伊朗要把握好对欧洲施压的火候,过犹不及,会伤及自身。

签署伊核协议的是伊朗和六个世界上主要的大国。欧洲除了有俄罗斯,还有英、法、德三国,看来份量还是蛮重的。

(伊核协议的签署)

实际上,伊核协议的签署对欧洲而言意义重大,这样既可以避免受到来自伊朗的核威胁;同时,由于伊核协议的签署,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欧洲国家可以放心与伊朗进行经贸往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伊核协议签署后,确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德、法、英等国和伊朗的贸易量大幅增加,双方经贸活动十分活跃。照此发展下去,伊朗和欧洲的经贸前景将一片光明,潜力无限!

但这一切随着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甚至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嘎然而止。欧洲国家虽然宣称反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申他们会继续维护该协议,并顶住美国压力继续和伊朗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但实际上呢?多家欧洲公司比如法国道达尔和德国西门子都迫于美国的压力,减少甚至退出了合作项目,使得伊朗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欧洲国家虽然也试图劝说美国遵守伊核协议,但美国好像有逆反心理,反而是越劝越来劲了。

更可气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说一套做一套,很有助纣为虐的意思。在派出戴高乐号航母孤假虎威地帮美国一起向伊朗施压后,近日又向伊朗喊话,提出和美国十二项投降条款如出一辙的四点和谈新建议,无非是要伊朗长久性完全弃核,连弹道导弹也不要发展了。这是在挽救伊核协议吗?这显然是帮助美国火上浇油,要置伊朗于死地呀!

所以,在德国外长访问伊朗之际,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批评欧洲国家无实际行动挽救伊核协议,就是说给这些国家听的,并以此向欧洲施压,不要以为伊朗好糊弄,发生了不好的结果,对谁都没什么好处。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在随后和德国外长海科•马斯进行了会谈。马斯表示欧洲方面愿意尽自己的义务,但同时又无奈地说:“我们无法创造奇迹,但会努力避免(伊核协议的)失败”。马斯在同日早些时候,对记者还表示,欧盟与伊朗为绕开美国制裁所建立的双边贸易结算机制“贸易往来支持工具”已经就位,不久就可以运作了。

(扎里夫和马斯)

看来,伊朗的批评和对马克龙想充当美伊调停人的直接拒绝还是起了一定作用。不过,欧洲国家对于美国来说,一直是被领导和从属的角色,一般对于美国的发号施令只能选择顺从。所以,只要美国不改变对伊朗的强硬态度,欧洲国家发挥的作用就会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