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关于《中导条约》,为何有人说美国退出最大的受益人是俄罗斯?

2023-12-12 02:12热度:5156

这个问题要军事专家和战略家才能够有相对准确的答案,门外汉们这样估计,那样分析和预判,最终结果还是会跑偏。

是谁如此大胆讲俄罗斯是受益者,而北约国家才是真正的受益人,如果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现在又是乌克兰与格鲁吉亚等国,如果真的一但布署俄罗斯将全境被打击,而且距离更近,反应时间更短暂,这让俄罗斯面临多个地点,多个方向飞来,原来中导条约限制了,这些国家拥有,只有短程导弹发射,够不着俄罗斯腹地。,而巡航导弹速度慢,俄罗斯S300S400S500足可以防卫,更有效的拦截。

洲际导弹距离远,但数量有限,而且费用相当高,现在中程导弹费用低得多,同样的军费,可以多生产一些,而且布署更有灵活性。

过去是俄罗斯占绝对的优势,美国才签署中导条约,因为是戈尔巴乔这个软蛋去跟里根总统签署的。里根非常强势。

北约军事费用起码是俄罗斯的十倍,军备竞赛中,俄罗斯就是更吃力了。根本就耗不起。谁是受益者一目了然。

特不靠谱的是商人出身,从不做亏本买卖。

美国重启对伊经济制裁,你怎么看?

谢邀!美国重启对伊经济制裁,你怎么看?(引)国总统特朗普6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将重启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中解除的对伊制裁措施。首批重启的制裁措施将从8月7日起生效。 特朗普当天表示,他已为此专门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根据这份命令,美国首批重启的制裁措施主要针对伊朗的汽车、黄金和贵重金属交易以及伊朗货币里亚尔。

其余制裁措施将于今年11月5日生效,制裁范围涉及伊朗能源领域,具体措施包括禁止与伊朗进行与石油相关的交易、禁止外国金融机构与伊朗中央银行进行交易等。 特朗普在声明中表示,美国将致力于全面重启对伊制裁,美国也将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他强调,任何个人或实体如不停止与伊朗的交易活动,将面临严重后果。他表示,各国应该采取措施让伊朗政府作出选择:要么改变自身“带有威胁性的、危害稳定的”行为重回全球经济,要么继续遭受经济孤立的局面。(完)

美国的霸权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让世界动荡不安。为了美国自身利益,美国不但退了自己建的“群”,反了世界贸易法,反了国际法,反了WTO……

美国有资格对世界发号发号施令吗?

美国的种种行为,违背了当初国际社会共同商议制定的国际法规法则,他在滥用霸权的同时,正在失去世界对他的信任;在非法获取他国利益的同时,正在失去世界对他的耐心;美国在实施孤立主义的同时,世界也正在孤立他……

世界会屈服于美国的淫威之下吗?

美国重启对伊朗经济制裁,为的是推翻伊朗现政权,铲除中东最后一股反美势力。目的:控制中东石油!把中东变成自己的一个“石油产出州”,从而达到控制世界的政治野心。

众所周知,自从伊朗推翻了亲美巴列维王朝,美就一直对伊朗发起经济制裁,达成伊核六国协议以来,美欧国家才解除了对伊制裁,好景不长,特朗普上台,先是退出伊核协议,没有美国的伊核协议依然生效,美国一看,没人听话。于是开始严厉制裁,其他国家还是爱理不理。最后出台禁止他国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流氓行径,不然将对所有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发起制裁。

大家已看到了,所有的国家都很反感美国的这样主义那样主义,这样霸权那样霸权!所以大家都没有理会美国的无理要求,甚至发出一致反对的声音。美国一再升级对伊制裁,最终选择让世界为美国让路,禁止他国进口伊朗石油的闹剧将会不了了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特朗普于8月6日周一签署行政命令,决定重启对伊朗的第一波制裁措施,主要针对伊朗的金融、贵金属、矿产加工、工业软件,汽车相关贸易等。尽管这还不涉及到对伊朗的能源出口和央行制裁,但是对于伊朗本身国内的经济造成的影响正在发挥作用。伊朗货币里亚尔自4月以来已经贬值一半,下探的趋势十分明显。高通胀、高失业率,伊朗经济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显露出来,政府部门贪腐、效率低下、管理不善。伊朗本身由于被长期隔绝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国内银行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和外汇作为支撑,伊朗政府为了缓解赤字压力,只能靠因钞票来抹平缺口,结果就是口子越来越大,通货膨胀越来越高,民众手中的财富也跟着缩水。

(伊朗大街上关闭的店铺)

在这种条件下伊朗各地现在已经出现了零星的抗议,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这些抗议已经瞄准了伊朗政府部门和宗教场所,部分妇女甚至摘下了头巾参加到了抗议示威当中。这证明伊朗民众已经对神权宗教政治体制产生了不满,而在年初跨年的那次大规模抗议后,伊朗民调显示人们更多的认为伊朗政府管理不善归咎于外部对于伊朗经济制裁。半年过去了鲁哈尼采取的措施并没有改善经济状况,反而情况越来越糟糕。这让更多的伊朗民众了解了,伊朗的经济困境并不单单是外部制裁的原因,其实更多还是自身经济社会体制出了问题。

(伊朗南部Karzeroon市的抗议活动)

在美国重启制裁之后,伊朗方面的反应反倒是很平静,可能正在急于应对本国内部的恶化的经济形势和民众的怒火,根本无暇去释放什么强硬信号。鲁哈尼在周一表示,“伊朗民众应该团结一致,这样是可以承受住美国的压力的”。他还称:“希望美国能够拿出诚意,这样伊朗才能与之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美国应该首先证明其是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先施加制裁后会谈有什么意义?”。其实这仪表台就是强调美国应该回到伊核协议框架之下,伊朗才会与之谈判,但是伊核协议框架对于特朗普而言是前任政府“失败的政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其根本不屑一顾。

(鲁哈尼)

欧盟委员会启动了一项“阻断法案”意在保护欧盟企业在与伊朗进行商业往来过程中不受美国制裁的影响。然而,类似的法案欧盟其实早前就有,并且不是只用于伊朗,对于古巴、利比亚等都出台过类似法案。欧洲企业确实在这项法案的支持下与这些国家开展业务但是规模相对而言十分有限,而且是在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这与现在情景完全不同,欧洲的大型跨国企业不会因为伊朗这个小市场而忽视美国的大市场,他们不会为自己政府的行为埋单,搭上自己企业的利益。所以“阻断法案”根本起不到太多效果。

(欧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委员会主席容克)

特朗普,在签署制裁行政命令后的声明中表示,“呼吁所有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向伊朗表明其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改变威胁、破坏稳定的行为,重新融入全球经济,要么继续走经济孤立的道路。”从这可看出美国式霸权的底气,特朗普这句话就是在告诉伊朗,美国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要么听话停止扩展影响力破,坏地区力量平衡的行为,重新作为国际社会的顺民,要么就接受美国的大棒。国际社会终究还是靠实力,而不是靠嘴硬,在与美国对抗的过程中伊朗基本没有任何胜算可言,嘴越硬,内部的危机也就越大。美国承诺不会改变伊朗政权,而出路就是和谈,现在就看伊朗接下来怎么抉择了。

(特朗普签署对伊制裁行政命令)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