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我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包括哪些内容

2023-11-05 12:04热度:5390

中国是一个占世界总人口22%的农业大国,农产品供给的保障必须立足本国。在人均农业自然资源占有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紧张,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发展必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目标。
到1995年2月15日,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2亿人。目前我国食物结构正处在迅速改进的时期,加之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纺织业等非农业正在迅速发展,这一切使得本已沉重的农业压力更加沉重。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达到如下水平:农业总产值(以1990年价计算)应达到11807亿元,粮食产量达到52116万吨,畜牧业肉类达到4591万吨,渔业产量达到2140万吨。现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目标值之间的差额为: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4019亿元,粮食7116万吨,肉类1091万吨,水产品540万吨。按现在的发展趋势预测,到下世纪40年代中国人口总数将停在16亿左右不再增长。从现在起,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满足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接纳16亿人口的食物需求:在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不足1亩地(0.067公顷)的情况下(全世界人均0.25公顷!),粮食产量要增长50%才能保证目前年人均400公斤的相当节俭的供应水平;猪、牛、羊肉从现在的年产3100万吨增长1倍以上,才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奶牛业应大幅度提高产量,达到人均享有奶制品30-50公斤(现在荷兰人均奶制品720公斤,美国260公斤,印度70公斤,中国才4.2公斤!);现在年人均水产品供应量为15公斤,需要提高3倍;此外,大豆、糖、油料都必须能够增长1倍以上。
单就农产品需求目标和发展趋势而言,任何国家都无力满足中国农产品大比例的短缺和总量供给要求。为适应上述农产品发展需求,中国农业不仅要增加大量外源物质投入以继续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要消除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加重的潜在威胁,这是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农业环境资源的原生形态是形成农业持续发展格局的重要基因,一个协调平衡、合理、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可概述如下:严格限制占用耕地,进入21世纪使耕地占用与开垦补充基本达到平衡;到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2010年达到18%),使1/3的超载过牧草原基本得到扭转;到2000年基本建立起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争取在本世纪末基本控制住水土流失面积不再扩大,进入21世纪的前20年争取每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333万公顷以上;到21世纪初期,使农业自然灾害增长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从总体上看,经过10-30年的努力,在初步控制对农业资源环境破坏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扩大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使整个农业生态系统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催化中走向综合化,以建立起可持续的资源环境再循环系统,为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全面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