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新闻上说货币量化宽松了,但我怎么感觉钱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赚了?

2023-12-02 17:28热度:1245

还是那个数字,不再是那个价值。

钱在贬值。

美国先印了2万亿,近期又印3万亿,钱流向各国。假设流入越南5000万,则商品流入美国相当于5000万美元,越南不能直接用美元流通,将印相当汇率的越南盾,越南人赚外汇换了盾,市场上钱多了,但商品少了,则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所以钱毛了。而美国用纸印的5000万美元,换回相当的商品。这就是“薅羊毛。

为稳定汇率和物价,需要减少市场流通货币,比如发行票据等。

宽松货币政策是否会加剧贫富分化?

这是肯定的,货币采取宽松政策必然导致贫富分化!

评价一个是富人还是穷人,最主要的区别是资产。而资产又分为实物资产 货币资产 证券资产三大类,我们再来看看穷人的资产除了少量实物,可以说都是货币;而富人的资产就比较多样了,房产 黄金 古董 字画 货币等。

货币政策宽松,说白了也就是市面上钱多起来,货币购买力缩水,货币是贬值的,也就是说穷人损失了;再看看富人货币政策宽松下,(房产涨 黄金涨 古董涨 字画涨),资产价格都是上涨的,富人的资产是增值的。

宽松货币政策是在加剧贫富分化!

看看现在社会现状,不就明白了!

现在政府金融政策量化宽松,那老百姓是合理负债好,还是多储蓄好?

首先必须要说,现在政府的金融政策是宽松,但远远没有到量化宽松的级别,量化宽松是日本央行率先发动的概念,意味着大量购买长期国债进行印钞撒钱,这与现在的方式有明显的区别。

2019年我国经济遭遇了明显的下行压力,也因此政府出台了更多的宽松政策,从财政和货币两方向进行经济支持,题目中所说的主要是货币政策,这意味着主要是降息等宽松手段释放出来流动性。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有明显的改善,一方面是企业融资的成本变低了,带来这些企业经营压力的减少,同时理财产品和资本价格会在流动性的推动下开始上涨。这时候一般通货膨胀水平也会有所抬升。

所以在这种时候老百姓进行储蓄并不能说是错了,但是不是最佳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降息等方面的影响,存贷款利率会有下调,这样对于储蓄来说是有一定的损失的,另一方面流动性推升的理财产品收益变高,以及由于通货膨胀较高吞噬的利润,可以认为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理财的话,那么储蓄的资金就是在损失的。

我看到题目中有一个词叫做合理的负债,这就是一个比较正确的说法了,因为作为个人和家庭投资者来说,负债是不应该被鼓励的,这意味着更高的杠杆率,这可能在泡沫增加的时候有一定的盈利,但同时伴随着风险的叠加,很可能造成巨额的亏损。但是合理范畴之内的负债在通货膨胀和货币宽松的时候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不过对于对此没有清晰认知的投资者来说,这依然不值得鼓励,更好的方式可能是购买一些基金类产品,让专业的人帮助投资。

政府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是为了扶持国企、央企、中小企业、基层建设、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而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我国居民的债务从2014年的18万亿,增长到如今的50多万亿,其中主要的债务来源就是房产按揭。

居民要想形成负债的主要方式就是房产购买,现在刚好恒大75折在搞促销。随便购买一套200万的房产,就可以按揭140万,每月支付7500元,可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有房一族。只是在这些年的房产经过了暴涨时候,房地产市场的收益来源要靠租金收益,而不是靠房产升值潜力。未来还会出现房产税,说不定还跑不赢通货膨胀。

想来未必愿意?可还有什么可以值得投资的呢?机会在从经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之后,投资机会和获利能力也在不断地下降。要想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不容易。

那么是否可以走储蓄这条路呢?从目前的趋势看,更是不值得!

我国疫情出现后,在2月3日和2月4日分别对货币市场投放了1.2万亿和5000亿的逆回购,接着又是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LPR也下降100基点到了3.15%的低水平。可是,M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却是一点也没有闲下来,在2019年12月达到了2018年以来的高值——8.7%,预计未来还会突破9%,甚至可能会达到10%的可能。要想货币不贬值,那就是要跑赢货币贬值率,可是这样看来几乎不可能。

那么,是否可以跑赢通货膨胀呢?

我国面前相对稳定低风险的投资就是大额存款,最多也就是5%,而且还有存在中小银行的风险。可是,2020年1月的CPI却是达到5.4%,存款利率不仅跑不过货币贬值,如今连通货膨胀也跑不过。那么,存银行也等于在不断贬值。

可要是投资股票、基金、投资、黄金、外汇可以吗?这个就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存在的风险,而每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

融资欠债在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太多的合适投资渠道,肯定还是不建议的。可是,把钱放在手里有看着天天贬值,连大额存款都不是一种好的投资渠道。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等,等待机会才是最佳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