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油价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

2023-11-26 14:53热度:7451

 自7月15日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8个月以来汽、柴油价格5次上调,涨幅分别达42%和37%。作为重要生产、生活能源和原料的油价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油价又一次上涨,许多与之相关的行业已经开始有了连锁反应。

  ■油价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7月12日,民航总局召集十几家航空公司开会,有关领导提出,由于油价不断上涨,航空运输成本增加,为减轻各航空公司的负担,建议机票价格普遍上调5%。但这一动议立即遭到与会的9家航空公司的一致抵制:目前正值旅游旺季,乘客好不容易才增加了一些,调高票价只会把乘客吓跑,结果是收入不增反减,航空公司的亏损会更大。

  航油费用是航空公司的主要运输成本,与国外的航空公司相比,中国的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占运输总成本中的比例更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中国民航实行的是由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一家垄断供销航油的体制。因此,中国航油价格一直显得很高,有时国内航油价格甚至比国际航油价格高出1倍。

  据说,各地的铁路货运、航运、出租行业都在酝酿调整价格,成都的公交车也在做调价的准备。当然,所有这些,都是上调。

  “油价”已经成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从199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所以国际油价的走势对我国油品价格的涨落至关重要。

  国家计委负责人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指出,近几次石油价格调整都是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要求进行的,不是为了弥补企业亏损。接轨后,石油、石化两大公司在炼油环节仍是亏损的,其原因是我国石油加工业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与国外同行业还存在差距。比如,新加坡一家年产800万吨成品油的炼油厂用员工500人,同样的企业在中国则用50000人,人工是人家的100倍,成品油的成本是人家的3倍多。

  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已经上调至与国际十分接近的价位。

  《中国经营报》撰文《买的没有卖的精》。该文指出,首先,由于国际原油交易价格很大一部分采取的是期货交易,因此,交易时价格与交货时价格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时间差,如果消费者以国际油价的即时价格变化来向石化单位提出质疑的话,那么,这些单位绝对可能找到足够的理由来解释。

  第二,国际油价通常是原油价格而不是成品油价格,国际上原油价格基本上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成品油的市场基本上是分割的,各国的成品油价格与石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地区劳动力价格、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普通消费者日常所感觉到的油价变化实际上是成品油价格,而石化企业却是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在调整价格,因此,在从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到消费者成品油价格变化的传导机制中,价格制定者的主动性很强,而消费者的判定依据就并不很多。

  ■谁说政府乐意看到油价涨?

  有一种观点:政府乐于见到油价高企,以抬高运输成本拉动零售价格,以使持续走低的通货紧缩得到缓解。国家经贸委的官员赵先生反驳了上述言论。他说,油价高涨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国家经贸委也很着急,一直积极想办法解决,但是油价一直归国家计委价格司管理,具体的解决办法还要由国务院统一协调。

  他认为,燃油的价格生成机制和流通机制以及整个石油工业体系都应该改革。靠两大集团的自律来控制成品油的流通,值得怀疑。商家搞价格联盟会被人批评,那么搞价格垄断,岂不更过分。事实证明,国家通过石油储备来平抑油价的办法是失灵的,应该像粮食、棉花那样放开,因为企业可以通过燃油期货的方式来规避油价风险,而企业规避价格风险的动机不会比政府更差。他特别强调,这种计划体制会大量产生寻租现象,成为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腐败力量,影响整个石油工业的发展。

  国家计委外资司邹先生也认为我国燃油的价格生成机制和成品油流通体制的改革只有一个办法———市场化,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都来让市场去解决,政府不要包打天下。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副局长陈耕表示,中国入世以后,将对原油、天然气进口实行零关税,在1-2年内,各种燃油、成品油的关税将降到6%。国外石油公司在今后几年内将大量进口成品油,国际竞争就在眼前,到时候,我们的企业“指望”谁?

  ■国际油价走低,我们能迅速作出反应吗?

  最新消息,石油输出国组织日前同意,如果原油价格在7月28日以前仍然高于每桶28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将提高产量,该组织将每日额外增产50万桶。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处于高水平,已经引起国际间对全球通胀重燃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油价上涨使6月份的通胀率升至3.3%,是将近两年中的最高水平。

  市场对这个消息迅速作出了反应。英国布仑特原油每桶报28.65美元,下跌50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