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进程?

2023-07-26 10:24热度:4393

货币政策传导进程就是央行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对整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进程。第1:从中央银行至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第2:从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个人和企业的消费与投资;第3:个人和企业的消费与投资到产出、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的变动。

信贷的传导机制是什么,信贷,

信贷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的调控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进而调控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使企业和居民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达到国民经济新的均衡过程。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
  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
  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
  在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行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作“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的因素包括贷款人评估,监视和筹集资金的预期成本,以及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借款人对他的未来前景比贷款人拥有更多的信息等。
  按照信贷传导机制说,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外在融资溢价的大小。外在融资溢价的变化比单独利率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
  1.资产负债渠道
  当借款人所面临的外在融资溢价取决于借款人金融地位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资产负债渠道进行传导。由于借款人的金融地位影响到他的外在融资溢价,因此也影响到他面临的借贷条件,进而影响到他的投资和生产。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影响到市场利率,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借款人金融地位时,就出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渠道。
  2.银行借贷渠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政策除了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的影响外,还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供给来影响外在融资溢价。由于在大多数国家,银行贷款是借款人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导致银行贷款的供给减少,就会使许多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借款人,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寻找新的资金来源,因此,银行贷款的减少将增加外在融资溢价和减少实质经济活动。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后,例如,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减少商业银行的头寸,使商业银行可供贷款的资金数量下降,就会限制银行贷款的供给,通过银行借贷渠道使企业减少投资,收缩生产,减少雇员,产生经济紧缩的效应。
  他们通过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在80年代后货币需求越来越不稳定和银行贷款占主要外部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