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本次疫情对世界资本市场的影响有多大?世界经济形势将如何变化?

2023-07-30 03:50热度:1424

新冠病毒的特点在于高传染性和中等致死率相结合,这就使得隔离成为最有效的办法,且需要动员巨大社会资源来救治受到感染的国民。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集中式生产活动;增加社会成本;降低服务业供需;收入减少,利润下降,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减少。

中国在发现疫情后,果断进行大规模网格式隔离、延期复工开学。中国的强硬举措使得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第一季度中国社会经济会陷入停摆状态,但也能够对经济伤害降至最低,在4月份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图表 7:GDP累计同比

来源:choice。

图表 8:摩根大通全球PMI

来源:choice。

图表 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来源:choice。

但2月下旬国际新冠疫情开始迅猛扩散,欧美国家崇尚个人自由,政府当局在采取隔离措施方面比较迟缓,错过了防控疫情的时间窗口,并且给中国带来输入性二次疫情风险。在有效疫苗成功研发之前全球经济活动将不得不明显减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已成现实,国际社会的众多国家2020年上半年经济都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欧美发达国家主要以服务业为主,3月份美国和欧元区 Markit服务业PMI初值较之2月份数据下滑幅度较大。美国申请失业金人数不断升高,远超史上最高峰的69.5万人纪录。国外经济的衰退会通过全球产业链带给中国二次冲击,目前中国外贸行业持续传出订单取消、全员停工甚至关停工厂的消息。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将高于2009年。

图表 10:欧盟Markit综合产出PMI初值

来源:choice。

图表 11:美国ISM季调PMI

来源:choice。

图表 12:美国ISM服务业PMI季调

来源:choice。

图表 13:美国当月申请失业金人数

来源:choice。

图表 14:中国出口金额当月同比

来源:choice。

金融市场对此反应激烈,2 月下旬以来环球股市大幅调整,金融市场波动又引发严重的美元流动性危机,进一步施压所有类别金融资产。

图表 15:2020年2月19日至3月20日主要股指表现

来源:wind,泽平宏观。

图表 16:欧元区十年公债收益率

来源:choice。

由于新冠疫情严重恶化经济前景,欧美央行紧急实施大规模协同宽松,多个央行的政策利率降到零附近,并且启用了量化宽松等非常规工具,欧美政府也推出多项针对新冠疫情的财政救助措施。

图表 17:各主要海外国家应对疫情冲击的货币政策

国家

主要货币政策

美国

美联储通过3月3日、16日两次分别50基点、100基点的紧急降息,直接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以支持金融市场。 此外,美联储宣布建立商业票据融资便利机制(CPFF)以支持家庭和企业信用,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再度重启这一工具。财政部还将从财政部外汇稳定基金(ESF)向美联储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保护,并批准成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

韩国

3月16日韩国央行紧急降息50个基点至0.75%,基准利率首次跌破1%。

日本

3月16日,日本央行提前召开货币政策例会,决定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手段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具体举措包括扩大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购买规模,继续积极购买国债,并在今年9月底之前购买更多商业票据和企业债。

新西兰

3月16日新西兰央行将基准利率降低75个基点至0.25%,并将在至少一年内维持这一利率水平。

加拿大

加拿大央行于3月4日和13日分别下调基准利率50基点,至0.75%

欧盟

3月12日欧洲中央银行决定维持欧元区主导利率不变,但表示在6月份进行新一轮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前,将实施更多临时性长期再融资操作,向欧元区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此外,欧洲央行决定扩大量化宽松,今年底前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重点确保私人部门债券购买。

英国

3月11日英格兰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0.25%,3月19日进一步降息至0.1%。

澳大利亚

3月3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

来源:毕马威分析。

短期来看,疫情对全球经济确有冲击。但疫情始终是一个外生变量,经济发展根本上仍然依赖于内在的体制机制。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疫情带来的冲击有助于企业认识到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有助于社会习惯新型生产生活方式,由此带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此外,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要素没有改变,中国的发展依赖于创新驱动、城镇化、国企混资改革、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开放以及人才等,中国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新型肺炎作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其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对经济的影响也是短暂的。

而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之下,中国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让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世界各国为抗疫和恢复生产不断释放流动性,中国作为当前疫情控制最好和投资风险最小的地区,客观上会让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