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长虹价格战给我们那些启示

2023-12-16 15:27热度:2796

也就是彩电价格战吧!彩电价格战启示在中国彩电市场上,出现了彩电行业的全行业亏损。一些 国内知名彩电生产厂家开始进行预亏公告,科龙和厦华这两大家电生 产厂家也已经宣布预亏,当然,远不仅仅是这两家企业,还会有第三 第四家。这一现象是否在给我们一个提示,在价格战的市场上,没有 最后的赢家,有的都是输家。这其中的累计亏损,给国家造成了减收 一百多个亿,企业减收二百多亿。 中国的彩电市场就在不断的降价,大的降价 有十次之多。而在最初,的确是起到了作用,我们的国产彩电将失去 半壁江山从洋彩电手中给夺了回来。长虹、康佳、TCL 、厦华等国产 品牌在价格战中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市场份额开始节节上升,进而 使国产彩电在老百姓的心中建造起质量好、价格底的良好印象。 然而,在除了降价来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外,我们的生产企业仿佛 就不会别的什么方法。于是,在每年的年初,我们都会看到这样一种 市场竞争:有一家较为知名的彩电企业开始率先降价,紧接着,更多 的国产品牌会有更大的降价。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有限的市场需求中, 不断的去寻求那不可能达到的市场份额。 降价已经开始把刚推出的纯平彩电做为打价 格战的主要型号,这一最新产品,本来应是为企业创主要利润的中坚 力量,而今,却没有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中间的变化,实在令人 所心疼。一方面,国内的彩电企业在不停的降价,另一方面,市场的 需求却在悄悄的向洋品牌转移;有数据为证,在2000年初,洋品牌的 市场占有率仅为10% ,而到了年底,竟然猛增到30%.这些变化,不能 不令生产彩电的厂家的高极领导层深思。接连不断的降价,不但没有 给国产彩电行业带来利润,连市场份额也开始下滑,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经过了几年的降格战争,中国的老百姓也不再象以前一样, 不再只关心价格,而是开始关注产品中所含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质量。 这也恰恰是国产品牌同洋品牌之间的明显差距。调查表明,众多的消 费者还是相信洋品牌中所含的高科技成份要高于国产品牌。而今天, 中国的消费者在消费时,也不同于往日,他们将目光盯在了更高创新 的洋品牌上。国产彩电的更新换代速度总在洋彩电的后面,在降价的 同时,产品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失去市场的原因之一。 而国外的家电行业一直在不停的开拓着新的领域,先是推出纯平 彩电,在挣得差不多时,将这一过时的技术又买给了中国,而他们又 推出了100HZ 频率的彩电,其市场定价是国产同尺寸彩电的几倍,而 这一技术又恰巧是国内彩电行业所不具备的,没有了国内品牌的竞争, 洋彩电将利润赚到了最大化。同时,他们还在不断的去研发新的产品, 一但发现其市场份额有所饱和,就马上退出其市场竞争,把更新的产 品推出。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其实,这彩电行业的最大赢家不是 中国的企业,而是国外生产这些技术的企业。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国 外的技术和资金,还会不会有长虹、康佳、TCL ……你仔细考察一下, 现在中国能占有市场1%以上的中国名牌,有几个能不借住国外的资金 和技术? 在这一方面,VCD 的竞争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VCD 的核心技 术,VCD 的机芯、解码芯片等,这些技术含量很高的高技术产品,中 国至今还不能生产;这样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VCD 市场最大的赢 家并非生产VCD 最多的中国,而是美国的C-CNBE公司,仅这一家公司 使从向中国出中的500 万套芯片中获利2 个多亿美金!有人说,在VCD 大战中,中国充当了美国的雇佣兵。 这种现象不仅局限于家电行业,在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电脑 行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的决 策者对于短期利润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并乐此不疲。当一种新技术型 产品刚刚打开市场,还不到收获期,全国的各路人马就一哄而上,纷 纷上马,重复建设,自成体系,互相封锁。趋同的产品结构,小而分 散的组织结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市场严重饱和,相互降价,没有能 力来继续开发新的产品。从而使一个很有潜力的产品就此夭折。 目前的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根治,还是需要各个环节的一 起行动。只有走出价格战的怪圈,才会有更多的企业的得到生存,得 到发展。价格战只能用一次,若是把打价格战做为占领市场的唯一手 段,其结果只会自取灭亡,创新才能发展。 在中国将进入WTO 之前,希望所有的国内企业明白这个道理,做 出全面的市场调查,找准市场定位,看清自己的位置,在新的世纪中, 使国产品牌走向世界,勇于开拓海外市场,创出中国产品的信誉,为 中国的经济腾飞助一臂之力,在世界500 强中看到中国企业的身影。 这些,都要靠我们的共同努力去实现! 在彩电企业此起彼伏的“价格牌”丛林里,如今亮出了“技术牌”。 人们首先注意到,“价格战”中并不主动的海信,甩出一张“技术牌”。 8月18日,北京的海信新产品展示会现场,在海信新产品“胶片彩电”和普通纯平彩电组成的效果对比大屏幕墙面前,参观者看到,新产品“胶片彩电”画面的确较为清晰细腻。面对这种厂家宣称“画面已达到35毫米胶片电影映像效果”的新产品,参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人们还发现,近期推出新产品的彩电企业不止海信一家:创维的1250线高清晰度彩电;康佳集团的DVD二合一彩电已形成14到29英寸全系列产品;TCL集团的音响电视、超薄电视、防雷击电视、可换面板电视也于近日上市;乐华铆足劲准备推出PC彩电、人机交互彩电;厦华的变频彩电和高清晰度彩电也将在一二个月内面世。 一股彩电新品上市热潮正悄悄逼近。“价格战”擂台上的彩电企业,目光已经投向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开始改打“技术牌”。 彩电企业为什么要出新牌?探讨这个话题,可以从两个问题入手: 彩电 为何打价格战 不少企业都认为现在彩电市场“供大于求”。彩电年产量4000多万台,而市场年总需求量只有2500万台。“供大于求”固然是事实。然而有关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彩电企业目前最大的矛盾不是供过于求,而是关键元器件和新产品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众所周知,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国,但大型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至今还靠从国外引进,不少企业某种程度上只能算个组装车间。专家分析,目前全国规模以上的彩电企业十几家,每家企业上市机型上百,但其中功能设置、技术含量大部分重叠的超过了70%。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现在降价的彩电,无一例外都是模拟技术条件下生产的产品。而这是一种即将淘汰的技术。专家指出,彩电生产过剩,其实是产品同质化的过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彩电降价不是绝对的供大于求所致,而是社会技术的进步,导致彩电企业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降价,从而淘汰旧产品、旧技术,为新产品、新技术让出通道。 因此,如果把降价比作“破旧”,那么技术“立新”已是必然。企业打“价格牌”,亦是必然。 价格战能打到 何时 “价格战”能打到何时? 答案是:打不久了。这是因为,利润和成本两根摇摇晃晃的“柱子”,已经无力支撑展开“价格战”的“擂台”。 先说中国彩电利润之小。经过连年的价格战,目前中国的彩电价格已比美国市场低20%—30%,属全世界最低。业内一般认为,如今彩电利润不超过5%。5月份来自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彩电三强TCL、康佳、长虹的利润总额同比均出现负增长。而“价格战”就是在这种狭窄的利润空间上打响的。 再看成本之高。1996年价格战时,时逢彩管等配套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成本降低了,所以价格战并不影响企业盈利;而今年彩电配套原材料价格则有所上涨,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彩电企业还苦撑着降价销售。 一方面“利薄”,一方面“本大”,这样的“价格战”能打得久吗?毫无疑问,以“价格战”获取企业利益,无论从时间上说,还是从“利润空间”上来说,都极其有限。而通过自主创新、以速度经济和创新能力获得的垄断利润才是无限的。所以,企业“价格牌”尽,新牌必出。 人们记得,1996年价格战硝烟散尽,彩电业出现两大变化:其一,彩电产业实现从中小屏幕向大屏幕彩电升级;其二,洋品牌在国内市场份额严重缩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从40%跃升到80%。那么,剧烈程度超过前几次价格战的此次彩电大比拼,又将带来什么变化呢? 有关专家已经预言:新一轮彩电业的优胜劣汰即将出现。但是,这回“游戏规则”变了:企业遭淘汰的将不在于价格劣势,而在于技术劣势。 看来,“价格战”逼出“技术牌”,竞争跃上了新台阶。企业只有打好“技术牌”,才能跃上新台阶。

中国产电视价格还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