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证券日报刊文称,为稳定市场,央行应择机适度对证金注入流动性,这个建议可行吗?

2024-05-30 17:16热度:6203

2015年央行择机对证金等机构注入流动性,承担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担。

2016年证金在股市鼓捣了一年后获利了18亿元。2016年股民亏损比例达到了73%,人均亏损4.6万元,10人中有7人是亏损的。

2017年证金开始大手笔增持蓝筹权重股制造了一波价值牛的行情,机构抱团取暖拉升了各种蓝筹白马股,股民仍然是亏损,同年中小股加大下跌力度,8成股民被深套,仅不到2成股民盈利。

2018年证金出货部分蓝筹股加仓金融股,机构抛售白马股,在外围影响下沪指下破3000点,股民损失惨重。

从数据上看,证金的护盘导致了沪指严重的失真,护的了主板却失去了深创板,护的了个别大盘股,却依然造成了股市眼下的局面,如果再次注入流动性能给大盘带来指数的少许跌幅,但是能给股民什么利益?

市场有其自身规律,到达了一定的价值空间就有资金入市,2700点没人买,2500点没人买,2000点总有人买,眼下的场内需要的是兴奋剂,并不是护着指数不涨也不跌,需要的是给予利好能影响到场内信心提升消息,让大资金看到赚钱的希望,让股民看到持股后能有回本的机会。证金虽然护住指数,但是近几年的行情不正是指数涨个股跌的信心缺失后的集体抛售行为。

所以让市场自己选择方向,价值到了就有机会,一味的去干预其变化并没有造成良性的引导,反而信心难以恢复,股市长期低迷。

感谢点赞和评论,欢迎关注交流。

证券日报刊文称,为稳定市场,央行应择机适度对证金流动性,这个建议可行吗?

问题不是建议可以不可以的事,而是建议能不能够解决到实质性的问题,能解决可行,不能解决不可行。

为何中国股市如此频繁地遭遇市场不稳定呢?

通观中国股民,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眼睛似乎永远只抬起看看前面的路,而很少低下头来看看脚下的路,或者说,中国的股民追求的永远都是利润,而很少注重自身所面临或即将面临风的险。

因为,中国的股民没有股票理念和知识,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专业知识浅薄,一直沿用基本分和技术分析,这条公式化,套路性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操作,结果却常常被主力牵着鼻子走,成了他口中的羔羊。拖致造成带来股民亏损严重。

股市,资本市场,唯利是图。拼智慧较量博弈,因为股民和主力,两者之间的知识,性格和思维差距,股民财富被主力掠夺走,市场紧缩,市场资金没有流动,死水一潭,拉动不起市场经济发展繁荣,带来市场不稳定。

综上所述,建议对证金流动性,是解决不了实质性的问题,唯有向中国广大的股民,传播股票的理念和知识,才能够真正解决到实质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