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农业的重要性

2023-12-03 04:11热度:3331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全国13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共20.33万吨,除少数年份为调剂品种而有进口外,都来自本国农业。

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时,农村和农业生产部门还是中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扩展资料:

农业的作用

1、从传统意义上讲,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食品的供给和工业原材料的供给。

2、服务城市的农业,要求大城市既要抓好“菜篮子”,又要抓好“米袋子”,特别是地处粮食主产区的大城市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3、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涵养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就谈不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不够高,今后要更加注重稻田作为湿地、麦田作为绿地、果园作为园地的生态作用。

4、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以品牌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效益。

5、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6、要注重农耕文明的传承,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农耕文明。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居民记得住乡愁。

这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必然要求,这是基于历史实践基础和发展智慧的重要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党历史性地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了党和国家的优先位置。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并对此进行了部署。中国工农城乡关系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踏上了全新的征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数千年来,我国历史上一直有着“重农”的传统。从“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到“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从“农,天下之大业也”到“贫生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数千年农耕文明源远流长,铸就了我们“重农”的基因和底蕴,奠定了一个大国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