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为什么很多人呼吁要改变A股的发行制度?

2023-10-31 13:28热度:5494

为了保证新股的顺利发行,保证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的收益,目前新股发行制度的设置,实际上形成了庄家模式,而特别设定的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停板制度,更是让掌握大量新股的机构投资者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于是,中国股市在极度低迷的情况下,打新股,却能够保证有着百分之十以上的资金收益。于是,银行的理财产品中就有了“打新股”这样的专门品种。

新股发行的保护性政策倾斜,扭曲了新股发行价格,网下询价即便是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由于上市首日的超高溢价,也不会导致机构的亏损。这就出现这样的现象,每当新股发行,就会有大量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等待中签,这是中国股市一大奇观,也是导致二级市场动荡不安的原因之一。

上市首日的高溢价导致大量的二级市场资金被套,中国石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股发行制度的设置,导致刚上市的股票市盈率远远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在网下询价配售部分锁定期结束之后,这些高溢价次新股便随着大盘下跌,直至与大盘接轨。

有舆论认为,管理层看到一级市场打新资金仍有几万亿,不担心股票发不出来,而继续增加二级市场的供应。这也许就是面对暴跌的股市,管理层仍然保持冷静镇定的原因吧。因为,在倾斜性制度设置下,市场首发融资任务总是能够异常顺利地完成,而我们的股市理念和目标还是脱不开融资融资再融资。

从一级市场囤积的资金来看,说明A股对于资金仍然具有吸引力,说明市场并不缺乏资金。有人说,QFII有八亿资金卖出,导致股市暴跌。但是,与几万亿打新资金相比,八亿又算得了什么呢。问题在于市场的公平,在于二级市场的赚钱效应。

同样的资金,同样的股票,为何要歧视性地分别对待呢。新股发行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改革的方向就是要让一二级市场处于统一的游戏规则中,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同喜共忧,这是最起码的公平,这也有利于长期资金的入市,不要让资金长期囤积在一级市场获取无风险收益。

如果新股发行制度实行向二级市场接轨的方向改革,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会出现很大变化,新股发行的频率,就会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任由管理层说了算。因为市场低迷时,新股上市就会屡屡破发,风险显现,打新的意愿大幅下降,新股就会缓发,让市场有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