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加拿大法院宣判:双重犯罪成立!孟晚舟未能获释,你怎么看?

2024-05-28 08:08热度:3360

5月27日,加拿大法院裁决孟晚舟“双重犯罪”成立,引渡程序继续进行,孟晚舟被“软禁”了500多天,依然不能离开加拿大回到中国。这样的结果令国人出乎意料,令国人愤怒。也许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国家对孟晚舟的引渡案高度重视,这不仅仅是关乎着一个企业的问题,还有政治上的层面《人民日报》在5月28日深夜两点发布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认为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因此,对他的引渡案将继续审理。孟晚舟女士将留在加拿大参加后期的相关听证,并等待新的审判结果。作为央媒,深夜发文,足见对此案的重视。

自孟晚舟被加方拘捕后的500多天,我国外交部一直强力发声。“自从加拿大政府根据美国的要求,错误地拘捕了孟晚舟……”、“孟晚舟并没有违反加拿大法律,加拿大只不过替美国出头。事实上,就有不依法依规的嫌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5月26日记者招待会,他说:“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美加两国滥用其双边引渡条约,对中国公民任意采取强制措施,严重侵犯了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加方应切实纠正错误,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并确保她平安回到中国,以免中加关系持续受到损害”。

就在5月28日,加法院公布了引渡案的笫一个判决结果,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表声明回应,中方对有关决定表示强烈不满及反对,并已向加方提出严正交涉。声明驳斥加方协助美国打压华为,声明要求立即释放孟晚舟女士。

美国指使加拿大栽赃陷害扣人,不可能让孟晚舟轻易回国。即使加拿大同意,不经过美国,加拿大也不敢。虽然加拿大不敢得罪愤怒的中国这,但更不敢得罪发疯的美国,这已经是一场政治的博弈。

加拿大所谓的“司法独立”、“法治原则”是一种摆设,都在看川普的脸色“双重犯罪”的概念并非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途经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拘捕时就凸显的,而是在2020年1月10日,由加拿大联邦司法部代理律师在向法院所提交报告中首次正面提及。这一概念在10天后的引听证会上,却成为法庭的主题词。

在法庭裁决之前,孟晚舟的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胜率会有七成,可结果令人大所望。看来加拿大标榜的“司法独立”和“法源原则”不过就是一个摆设。有名无实,全看川普的脸色。

法院这一判决并不例外,美国主子不允许释放孟晚舟,法院也不敢公正判决。从这外国所谓的“自由民主就是一句谎话。这不仅是加拿大的判断,也是“美国主子所希望看到结果。

华为已经被视为最大对手,孟晚舟引渡案就是美国的狼子野心的体现美国现在已经把中国列入最大的对手,调动一切资源和中国作对,从总统到民间,把美国的一切不幸全部强加于中国,从口头到行动,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干涉。

华为只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牌。《纽约时报》2018年的一篇报道曾指出,美国早在2010年前总统奥巴马执政时期,已经对华为公司进行调查,但之前美国政府一直拿不出证据。这些年来,华为的发展势头很猛,特别是5G技木已经超过了美国的企业。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公开表示,美国将限制中国华为继续使用美国技术,与软件生产制造芯片,任何采用美国技术制造的芯片,都不能直接和华为进行交易。

美国竟无耻地以“网络安全”为由,呼吁盟园“谨慎采用华为技术”。美国还由此拉了一个“实体清单”,中国顶尖企业和院校的名字赫然在列。美国已经明目张胆的遏制华为,遏制中国,妄图抹杀华为,妄想把华为打垮消灭。美国对华为的打击不再遮遮掩掩,撕下了厚颜无耻的面孔,要求将孟晚舟引渡美国就是司马昭之心。

结语

孟晚舟第一轮法庭听证的判断结果,对孟晚舟一方不利。它意味着流程将持续进行,而孟晚舟有上诉的权。不过,熟悉引渡条款的加拿大刑事律师波廷表示,类似的引渡案是一场“持久战”,可能会延长数年。孟晚舟及其律师团队,应该有应对之策,据理以争,维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