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请问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

2023-11-04 10:50热度:7508

1949年,蒋复璁将几批书籍安顿到台湾后,随国民政府移居台湾,并于上世纪60年代出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台北故宫前院长周功鑫曾担任蒋复璁的秘书10年

新中国成立后武陵戏艺术是怎样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陵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零散的民间戏班,得到政府的扶持,流落四乡的艺人,成为新型的文艺工作者。各地先后举办演员训练班和戏曲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通过挖掘、整理,上演剧目更为丰富,演出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优秀剧目在各类会演中获奖。
  1952年,李福祥演出的《思凡》一剧,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员奖。1955年,《祭头巾》、《打督邮》、《程婴救孤》、《黄河》、《桃花装疯》等剧目和演员,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奖。1956年,邱吉彩主演的《祭头巾》一剧赴京汇报演出,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一批授奖的戏曲剧目之一。
  

近年来,武陵戏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较大突破,创作了《发霉的钞票》、《姻缘错》、《元宝案》、《巧婚记》、《沉雷》、《芙蓉女》、《特别口令》、《黑犬案》等一大批现代戏,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发霉的钞票》一剧,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芙蓉女》一剧赴京演出,获誉而归。
  王阳娟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吸收现代艺术养分,活跃在武陵艺苑,深受观众的喜爱。武陵戏,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