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资管新规出台,对信托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2022-11-14 02:16热度:3406

自从资管新规落地,很多客户找我买理财时,都会多问几句“保本吗?安全吗?”看来大家投资理财的风险意识,又增强了不少。其实,总的来说,国家出台资管新规,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让投资理财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好事。

资管新规总结:1、公募基金不得进行份额分级。2、银行不能发保本理财。3、券商、银行理财,信托全部打破刚兑。4,当发生风险时,任何机构不得垫资。5,私募基金门槛个人投资者将从100万提升到500万,机构投资者提升到准入门槛1000万。5、银行理财+私募基金模式全面停止。6、保险资管非标占比不超过30%。

同时提出合格投资者的要求:私募性质的资管产品合格投资者需要500万家庭金融资产证明(注意是证明,而不是声明)+300万家庭金融净资产证明,或者个人年收入连续3年40万。门槛大幅度提高。

结构化产品:杠杆率等限制要求覆盖到信托和私募股权产品(此前信托的结构化杠杆率要求较为宽松)。同时,新规禁止公募基金分级产品。且禁止结构化产品对优先级的保本保收益安排。但券商和部分私募基金采取的管理人垫资模式,新规并没有明确。

整体而言结构化产品的限制影响最大的是政府融资、房地产两大领域,对证券市场影响有限。过渡期内仍然可以按照旧规则续发结构化信托或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品,但这类产品的期限不能长于2年8个月,且存量规模不能扩大。

指导意见》基本延续了《征求意见稿》“降杠杆、去刚兑、挤泡沫、防风险”的监管思路,同时做出了一些适应性调整,包括延长过渡期,允许部分非标资产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允许封闭式私募产品进行分级设计等。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指导意见》主要从净值化管理、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清理资金池业务、提高合格投资者门槛和分级比例限制五个方面,对信托公司的业务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1)打破刚兑和净值化管理的规定对于信托公司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避免了管理人在尽职情况下为违约产品兜底的风险,另一方面加大了信托产品的募集难度

(2)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的规定将对通道业务占比较重的信托资产规模产生较大影响,银信业务规模将大幅缩减

(3)清理资金池业务和防范错配风险的要求将使一些通过资金池“以新还旧”、期限错配严重的信托公司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

(4)提高合格投资者准入门槛虽然可能减少潜在客户来源,但有利于信托公司甄别出抗风险能力较高的投资人,有助于缓解刚兑打破后的压力

(5)权益类产品杠杆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员工持股计划、质押融资等部分信托业务开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