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资管新规,变化体现在哪里?

2023-01-12 18:02热度:6502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后一直在行业内热议,这部规定可以说是资产管理行业内的“宪法”。小编根据各方资料大概总结了下.

首先新规和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有如下改动:

1、资管新规的过渡期由此前的 2019年 6月延长至 2020年底。

2、最大限度地打破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3、对流动性较低产品,允许采用摊余成本法记价,其中包括所投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以及所投资产不具备活跃交易的封闭式产品。但另一方面,如何用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以及该类产品是否会有相应的拨备要求等细则仍有待明确。

4、强调资管产品平等地位,银行理财的法律地位或将获得认可。

5、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定义要素增加,需满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记、独立托管等关键要素。在流动性方面的要求似乎有所放松。

6、私募产品的合格投资者标准有所变动。一方面,合格投资者仍需具备 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 1)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 300万元或 2)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 500万元,或 3)近 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40万元;其中净资产不低于 300万元为本次新加入的标准。此外,最近 1 年末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的法人单位也可视为合格投资人。但另一方面,新规禁止投资者使用非自有资金投资资管产品。

至于影响还是很深远的,其中最主要的小编认为就是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承诺,明确了理财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投资就具有风险这个属性。对于投资人有了明确的划分定性,这样就可以界定一般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同样也定性了不同的不同类型的理财投资投资方向比例的占比。

就短期来看资管新规对市场影响不大,因为在过度期间,为了避免银行资金出现断崖式下跌,原先发行的理财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继续发行,但是要有序的逐渐退出市场。长远来看对新规持乐观的态度的,对于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有利于市场控制防范风险增加行业的健康性,对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资管行业步入统一监管新时代。资管新规主要核心变化笔者认为:

一是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古今中外金融只有服务经济才能真正发展壮大,钱炒钱是培育不了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的,早晚会出大问题的,我们看到国外的金融风险都是钱炒钱造成的,国内倒下的金融机构也是钱炒钱造成的,因此,这次资管新规的核心还是逼着金融机构去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有出路。

二是对庞式骗局严加管控,禁止“资金池”业务,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禁止非标期限错配;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庞式骗局,过去我国大量庞式骗局都是通资金池发新债还旧债形成的。

三是坚决打破刚兑,对合格投资者门槛再增新要求,新设“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要求,慢慢形成谁投资谁承担风险,这就对资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投资者承担风险,金融机构不承担风险,投资者凭什么相信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必须证明自己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控制风险,有真正的金融专家,否则,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四是逼着金融机构提高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能力,新的资管规定出台后,金融机构必须有培育经济增长点的能力,没有培育经济增长点能力的金融机构就没有好项目,没有好项目就没有好的金融产品,没有好的金融产品,就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五是逼着金融机构提高真正的赚钱能力,资管新规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真正的赚钱能力,没有赚钱能力的金融机构无法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就再也没有市场,慢慢被淘汰出资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