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明代之前中国科学和科技水平一直世界领先吗?

2023-12-02 09:35热度:8044

一直领先就很扯了,中国的科学水平起步比较晚,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地缘太偏,所以当西方世界(西亚和北非也属于西方世界)进入青铜时代了之后,我们才刚刚能冶炼黄铜。

但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很逆天的,自从商周时期进入青铜时代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大步迈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处在了铁器与青铜器并行的时代,在农具、冶金、天文、数学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且开始和西方世界持平。

秦汉之后,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科技上各有千秋,我们精于天文和冶金以及数学,罗马人优秀在工程学上。

随后东西方都遭遇了蛮族入侵,不过不同的是,中国在衣冠南渡的东晋政权下得以保存,而西罗马则被蛮族吞噬,继承了罗马衣钵的东罗马帝国却在转型中堕落。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多方面科技成果和科学理论领先了西方,也领先了世界。唐宋时期,中国从数学到文学、从哲学到化学、从天文艺学到工程学、从医学到农学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整个世界,只有伊斯兰文明的科技成就能够我们相提并论。

然而这一切随着蒙古的入侵中断了。虽说蒙古皇室并不关心你在民间发明些什么,但是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宋代儒学士以及讲究大义的工匠宁可让技术失传也不愿意展现给蒙古人。但是中国并没有因此落后,蒙古帝国的联系作用使得东西方之间的差距变得平等。

明朝,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制度比较坑,严苛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匠人创新能力被扼杀,国子监未设算学使得文人们不再喜好讨论数学天文。当然文明会一直在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任何制度都难以扼杀的,所以在明中期,保障户籍制度的里甲制崩溃,流民数量激增,再加上西方殖民势力的到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又开始焕发了新的生命。

此前因为数学和物理学发展的停滞,中国在军武方面这种最直观的地方明显比西方落后了。但是作为老牌农业大国,我们在农耕和水利工程方面还是世界领先水平,包括采矿冶金,也是令外国人惊叹。

清朝,科技发展也不是陷入停滞,与明朝一样,清中期以前,因为与外界联系密切,中国的科技发展依然在复苏中。不过乾隆皇帝开始,跟外界唯一拿得出手就只有贸易额了。再加上西方世界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从各个领域落开了中国,中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彻底落后西方了。

但是这个锅真的不是给儒家背的。儒家学说自孔子提出后又经过了孟子的完善,成为了一个思想特别开放注重学风的哲学派别。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采用了董仲舒的“改良儒学”,即将法家忠君愚民的思想贴上了儒家的标识(儒家不讲究忠君,君主在国家的地位是最次要的,而民众才是根本),有兴趣同志可以看一看《商君论》,这才是愚民的祸根。经过魏晋时期玄学发展、唐代的古文运动,儒学开始焕发出最初的活力--人本思想。到了宋代,儒学分成多派,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以一家多说的形式重现世间。而被受诟病程朱理学本质也只是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元朝一统后,因为蒙古人理解不了哲学和宗教的区别,所以直截了当按照宗教的方式处理了儒家,即对汉人推广曲解之后的程朱理学。

明朝光复华夏之后,朱元璋表现出了一副独裁者的姿态,对儒家的复兴采用了皇权压制的办法,批判《孟子》,推崇曲解后的理学,这使得儒家几百年来的进化成功近乎落空,中国的思想进入了黑暗时代。直到明中期,才出了个大儒王阳明来冲击这个局面。明末清初,儒学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儒家本质这一科目。奈何新入关的大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把一干文人大豪拉进北京,让他们修书,这样一来就没时间搞哲学突破了,另一方面,清朝继承明初的儒学推广方式,以扭曲的程朱理学来愚化百姓稳定了民间的思想。

但是这些扭曲的儒学并不是孔孟之道的儒学,所谓儒家的推崇者,尊重的是孔孟之道,而非这愚民的皇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