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

2023-11-12 21:02热度:6070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的逻辑,是“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的历史的浓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对称的历史,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双向运动中形成

宏观经济学中的as指的是什?

AS就是Aggregate Supply,总供给。在宏观中总供给AS主要是指AS曲线(总供给曲线)。   在以价格水平(P)为纵坐标、产出水平(Y)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AS曲线和AD曲线(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P和产出水平Y。这就是AD-AS模型。   曲线可以通过联立考虑价格水平的IS曲线和LM曲线推导得到。 ??  AS曲线的推导则比较复杂。根据不同前提假设,不同学派提出了各种形状的AS曲线:水平的、向右上倾斜的、竖直的,推导方法也不尽相同。我认为比较好的是??布兰查德的推导方法,借助劳动力市场等途径,你可以去看下他的宏观经济学教材

宏观经济学L代表什么?

  L可能代表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去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对于货币需求含义的理解,还需把握以下几点:   1、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如:1997年底,中国),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而不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如:从1996年底到1997年底),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数额的变化量。
  因此,货币需求是个存量概念,而非流量概念。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构成货币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
     2)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财产。   二者缺一不可,有能力而不愿意持有货币不会形成对货币的需求;有愿望却无能力获得货币也只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   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因为货币需求是所有商品、劳务的流通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需求。
  
  这种需求不仅现金可以满足,存款货币也同样可以满足。如果把货币需求仅仅局限于现金,显然是片面的。   4、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二者差别只在于持有货币的动机不同或货币发挥职能作用的不同,但都在货币需求的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