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最近狂印美元,回购美债,评级机构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情况如何?

2023-12-02 13:34热度:5321

4月6日美债交易停止,各国央行只能抵押,不能抛售,锁定美债,以利印钞,变相赖账,防止庞氏骗局崩塌。希望出口医疗物资要用人民币结算,助人民币国际化,不要再大量接收美元了。3万亿太多了,都成废纸了。那些鼓动买美债的精美专家也该出来走几步了吧?

标普发布首个境内信用评级,工银租赁AAA,这个评级客观吗?

评级是客观的,但是评级口径有争议。

标普发布首个境内信用评级,工银租赁AAA,这个评级客观吗?

标普、惠誉和穆迪在华都设立的独资企业,标普7月11日发布了首个境内评级,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主体信用评级AAA。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按照惯例企业主体评级不能高于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而标普母公司之前也在喧嚣中曾给予中国主权评级为“A+/A-1”,而其母公司之前给予工银租赁的评级也是“A/A-”。不管是否客观,这属于之前的评级规则。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标普会给出AAA的公司主体评级。

根据标普自己的解释,这源自于其进入中国用了一套全新的评级标准,算是为中国地区私人订制的,而这个标准中取消了国别标准,标普在国内的评级标准首先是制定评级基准,然后是在此基础上调整形成个体信用状况,再在个体信用状况下,结合外部支持,比如集团和政府的支持,形成主体信用评级。(基准评级+内因调整+外因调整=主体信用评级)。由于工银租赁获得母行流动性的支持,不可能发生信用违约,所以信用评价级别应该是很高的。

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如果国际投资人要利用这份信用评级报告来投资中国的企业,则会遇到相互矛盾的信息对照。大家都知道,国际机构很多是根据信用评级来投资的,诸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国际评级机构对于次级贷不客观的评价。也许你还记得《大空头》那群空头不停的质问评级机构负责任,你们为什么不说实话?

个人倒是不反对这种为中国量身定制的评级方式,只不过,希望有高低,如果都是AAA,那么真是没法参考。

在已经公布的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中:惠誉和标普将使用特定的评级标准,而穆迪,则采用和母公司一致的评级标准。其实对于评级机构中国人也要客观看待,虽然有时候他们的低评级很要命,但是对于投资人,这算是一种善意的劝诫,也算是一种风险参照。他们的任务是指出公司主体皇帝的新装,现阶段A股大量问题企业,其实需要这些评级机构通过专业的角度,给投资人提供信用建议。实际上,他们对于大多数企业是增加信用,而不是贬损信用。况且,拿到好信用还可以获得国际融资,故而,没必要拒绝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