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最新的农村土地政策是怎样的?

2023-07-23 19:55热度:8787

这不是新政策。根据以前的土地政策,如果户口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即“农转非”)的,其原承包经营的土体由该土地所属的集体组织收回,在其他集体成员之间另行分配。
只是我国现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是“三十年不变”,也就是分了土地后三十年内不再重新分配,这才没有说回你的土地,不过根据法律规定,在理论上,你已经没有土地了。

2017年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是怎样的

不同点:解放前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开展以“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路线的土地革命;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取“双减双交”政策;③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解放后④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保护富农阶级的土改运动,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⑤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即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由:中国的主要矛盾的变化。

中国现在是怎样的土地制度?

我国自土地改革以后,一直实行土地公有制度,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以,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有少量的自留地有长期的使用权,也可以转让使用权.这种制度可能会一直延续下来.
三农问题是天大的问题,过去重视不够,这一届政府的举措确实令人刮目相看,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我们面前.农村的社会保险还处在起步阶段,同以前相比总算走了一步,今后回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总理十分关注和经常考虑的重大问题,根据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系列重大举措,例如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完善。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成为“后农业税时代”的一项主要任务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有关部门将增加对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直补资金;农村义务教育将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两年内全部免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将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今年将扩大到40%,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补助,争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国家还将落实必要的经费,支持乡卫生院和县医院的建设,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优先解决1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同时实现路通车通。2006年,国家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农村金融机构将放宽对种粮农户小额贷款的担保条件和期限。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全国农村将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也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