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九字真言到底是起源于什么??

2024-02-16 23:50热度:7246

  【九字印】

日本真言宗或修验道所用的咒法之一。即唱诵‘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结九印,祈求攘灾、护身得胜的修法。又称九字大事、纵横法。依《抱朴子》内篇卷四〈登涉篇〉所载,此九字乃晋·葛洪入山时所诵的六甲秘咒。《真俗佛事编》卷一谓,此法原非密教之法,葛洪入山时诵之,后世密家感其效验,而加秘印以增功力,然为密教典籍所不载。
  

关于九字印的作法,首先以手结金刚印(独股印),口唱‘临’字,似此依次结大金刚轮、外狮子、内狮子、外缚、内缚、智拳、日轮、宝瓶(一传为隐形印)诸印,并诵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诸字。其次结刀印,以指向空中画四纵五横线(如附图所示)。

兵 者 阵 在

二 四 六 八

临一──┼──┼──┼──┼─

斗三──┼──┼──┼──┼─

皆五──┼──┼──┼──┼─

列七──┼──┼──┼──┼─

前九──┼──┼──┼──┼─

此咒法有九字九印,故称九字大事。
  又,道家将画四纵五横称为纵横法,密教则称切九字。再者,九字之中的‘在前’二字,道家作‘前行’。

此外,修验道另有将九印拟配本地佛的说法,即以毗沙门、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不动明王、爱染明王、正观音、阿弥陀、弥勒、文殊菩萨等为本地佛而配列九印。
  亦有于九字下加‘行’字而成十字者。《和汉三才图会》卷五云︰

‘或加行字于下为十字。本出于道家,每密视之,则一切横灾无所不避。今真言密家多用为秘事,每字结印,又有护身法五印,而共为九字护身法。授其印者,军中及川涉山行修之。’

[参考资料] 《往生论注记》卷四;《寂照堂谷响集》卷一;《诸仪轨禀承录》卷三;《修验故事便览》卷二;《修验深秘行法集》卷六。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九字】

乃日本咒术。又称九字大事、纵横法。日本密教僧与修验道之山伏(山中修行之僧),于入山时,为守护己身,口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一边唱诵,一边以指向空纵横交替划线,此称切九字。
  其中四纵五横之符字亦称六甲秘咒,系日本密教采自我国道教者。相传持此咒术,即可护身制胜,袪除一切灾祸。表解如下:

p133

【九字】

乃日本咒术。又称九字大事、纵横法。日本密教僧与修验道之山伏(山中修行之僧),于入山时,为守护己身,口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
  一边唱诵,一边以指向空纵横交替划线,此称切九字。其中四纵五横之符字亦称六甲秘咒,系日本密教采自我国道教者。相传持此咒术,即可护身制胜,袪除一切灾祸。表解如下:

FROM:【佛光大辞典】

【九字】

 (修法)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
  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于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于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避,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往生论注卷下曰:行师对陈,但于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诵此九字,五兵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或谓此九字之九,为阳之满数,故以阳数伏阴气云。盖此法非佛教之所诠,及后世,以为兵法之秘传而传之,又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日本遂有承之者。其作法稍为复杂。
  手结金刚针印,口唱临。手结大金刚轮印,口唱兵。结外狮子印,而唱斗。结内狮子印而唱者。结外缚印唱皆。结内缚印唱陈。结智拳印唱列。结日轮印唱在。结实瓶印唱前。次结刀印,如次画四纵五横之形于空中。但线须各为直角,而其各线皆斜于同一方向,亦无妨。或谓九字咒与纵横法,实为两事,后人误合为一。
  军林宝鉴上速用篇说纵横法曰:‘正立门内叩齿三十六通,以右手大拇指,先画四纵,后为五横讫。即咒曰:四纵五横,吾今出行。禹王卫道,蚩尤避兵。盗贼不起,虎狼不行,还归故乡。当我者死,背吾者亡。急急如律令。咒毕即行,慎勿反顾。’特佛徒亦用之。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转贴:

[[密宗]]九字真言: 临 兵 斗 者 皆 陈 列 在 前

临 遇事具不动不惑之意志,默念降三世明王之不动心。

兵 寿命之延长及精力之恢复,默念降三世明王之忿怒心。

斗 勇猛果敢,默念大日如来之金刚萨朵。

者 自在操控肉体,默念大日如来之智慧。
  

皆 随心所欲地操控他人之心,至此修得"他心通"。

陈 听灵界之声,集中敬爱之力,默念大日如来之慈悲心。

列 自我完成,达致救护他人之力,至此修得透视之神通。

在 ?R空飞行,於空中翱翔,默念大日如来自在力。

前 完成修行,入超人之境界,至此进入涅磐之大日如来。
  

说法印: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自然伸舒。

施无畏印:屈手上举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心向外。

禅定印: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

降魔印:右手置右膝上,手指触地。

与愿印:手自然向下,指端下垂,手掌向外。

智拳印:双手作金刚拳(四指握於拇指中),以右手握左手食指於胸前。
  

临:双手十指紧扣,食指伸出相接。

兵:续上手印,中指覆於食指之上。

斗:续上手印,食指收回,中指伸展相接。

者:续上手印,拇指、食指、小指伸展相接,其余紧扣。

皆:续上手印,十指收回紧扣,左手在前。

陈:续上手印,双手紧扣,右手在前。
  

列:续上手印,作智拳印。

在:续上手印,十指伸展,手心向外,拇指、食指相接。

前:续上手印,作禅定印。

不动明王印: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右手握於左手手心。

降三世印:双手交错,小指相扣,拇指、中指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