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6大问题

2024-03-31 07:37热度:2318

大。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是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研究方法。    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了解宏观才能理解微观。所以应该从基础学起,先学微观。

乌鸡真给力啊!

谢谢播报比分

卡利亚里卡利??里Cagliari 0-2 乌迪内斯?醯槟崴筓dinese [5 ]

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是什?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管理类各专业) 一、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 二、 学时 学时:32 三、 授课对象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专科一、二年级学生核心基础课、必修课。
   四、 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 五、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所有将来从事经济实践工作、经济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使其了解如何分析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的运行,掌握关于国民收入、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实经济进行一定的分析。
  该课程同时也可为从事其它领域工作的人员了解与认识经济生活和经济政策提供基本的经济知识。 六、 基本要求 1。具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对经济生活有初步了解,能够理解一般的经济图形与经济函数。 2。通过学习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理解和掌握GNP的核算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收支平衡理论, 3。
  了解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为将来的管理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七、 教学方式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老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32学时,其中讨论课时约4课时。 八、 教材 试用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学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 九、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2学时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概念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宏观经济学的流派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学时 1。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 “两部门”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第三章 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2学时 1。
  有效需求 2。消费函数 3。投资函数 4。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5。乘数原理 第四章 消费理论------2学时 1。消费函数分类 2。收入假说 第五章 投资理论------2学时 1。
  资本边际率与投资的决定 2。加速原理与投资量的决定 3。利息率、投资与IS曲线 第六章 总体经济分析------4学时 1。货物市场和货币市场 2。货物市场与IS曲线 3。货币市场与LM曲线 4。IS-LM曲线分析 第七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4学时 1。
  总量需求 2。总量供给 3。总供给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 货币理论------2学时 1。货币的供给 2。货币的需求 第九章 通货膨胀理论------2学时 1。通货膨胀概述 2。通货膨胀的原因 3。
  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章 就业理论------2学时 1。失业概述 2。失业的原因与分类 3。失业率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2学时 1。经济周期概述 2。主要经济周期理论 3。乘数-加速模型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2学时 1。
  经济增长概述 2。经济增长模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2学时 1。宏观财政政策 2。宏观货币政策 总结与复习-------------2学时 十、 各章的教学重点及建议 第一章要求着重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分析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第二章要求重点介绍国民收入主要核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及两种体系的主要差异,并介绍“两部门”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以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均衡。 第三章要求着重讲解有效需求的含义与内容,以及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乘数原理,特别是乘数原理的作用机制。
   第四章要求重点介绍消费函数的分类与收入假说,国民收入的决定,消费和储蓄的决定与有关概念。 第五章要求着重讲解资本边际率与投资的决定,分析利息率与投资的关系,并掌握IS曲线的含义。 第六章要求重点介绍物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分析IS-LM模型的意义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第七章要求着重讲解总量需求与总量供给的定义,介绍总供给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产生与实际作用。 第八章要求重点介绍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讲清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特点与职能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九章要求着重讲解通货膨胀相关知识,包括通货膨胀的原因、分类、对经济的影响等,并介绍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章要求重点介绍失业的原因、失业的种类、失业的影响与失业率。 第十一章要求着重讲解经济周期的含义,介绍几种主要经济周期理论,特别是乘数-加速模型。 第十二章要求重点介绍有关经济增长理论,讲解几种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分析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和新增长理论模型的背景。
   第十三章要求着重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包括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内在稳定器作用、财政赤字与公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以及货币政策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