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二、 中国外贸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外贸行业有什么影响?假设你是一个珠三角的外贸企业老

2024-05-26 03:59热度:513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渐转变,对外贸易对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因此,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现状及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正确判断未来经济形势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回顾利用国际贸易,加速发展国民经济,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尽快实现工业化目标,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我国对外贸易量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年扩大据统计,从78年至98年,我国外贸总量累计达175669.7亿人民币,98年是78年的75倍,其中进口累计83518.9亿,是78年的61倍,台车式抛喷丸落砂清理机,出口累计92150.8亿,是78年的90倍。进出口在20年中都保持了一定的增幅。且出口无论在增幅还是在量上都略高于进口,保持了较平衡的关系(见表1)2、我国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通常认为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NP的比重被称为该国的贸易依存度,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衡量该国国民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一般认为,贸易依存度在5%以下为不开放国,5%-10%为较开放国,20%以上为最开放国或典型贸易国。从表一不难看出,我国从78年以来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开放的程度已经相当高,基本从一个较开放国发展成一个贸易国。3、我国出口贸易占世界出口贸易比重越来越大,位次已于97年升至第十位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出口量的增加,我国的出口额无论在量上还是在世界出口的比重及位次上都有明显的变化。80年,我国出口额为181.2百万美元,同期世界出口额为19906百万美元,我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0.9%,位于第26位。到了97年,我国出口额为1827.9百万美元比80年增加9.1倍,占世界出口总金额的3.2%,在位次上已挤入前十名。并且在此之前已连续5年居世界第11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国。4、出口快速增长,为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98年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仅增长了0.5%,但从79年到97年我国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幅。其中有13个年头保持了环比增幅在20%以上。(见表1)81年到98年,出口环比增幅平均为26.7%,GDP环比增幅平均为9.98%,出口增幅远远高于GDP的增幅,也高于同期投资(22.07%)的平均增幅。推动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因素中,出口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5、我国对外贸易对GDP有一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我们用结构相对数法通过考察局部占全局的比重大小来判断局部对全局的影响程度,其中包括对总量和增量的影响。其公式如下:对外贸易GDP的拉动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GDP相对增幅。公式中包括两部分:对外贸易GDP的贡献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对外贸易GDP的拉动度=贡献度*GDP相对增幅,钢管抛丸机。从统计的结果看自78年到98年,我国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和拉动度除个别年份由于贸易逆差为负外,其它年份对外贸易对GDP的增长都起到一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其中83年GDP增幅中有66.1%是对外贸易贡献的,当年GDP增幅10.9%中有7.2个百分点是对外贸易拉动的。97年贡献度高达33.9%,也即97年我国GDP的增幅中33.9%是对外贸易贡献的。拉动度为3%,说明.在8.8%增幅中有3个百分点是对外贸易拉动的。98年,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量锐减,环比增幅减为0.5%,对GDP的贡献度减至5.3%,拉动度减至0.4%。可以这样说,出口锐减因而没能对GDP增长起到相应的拉动作用是98年GDP增幅未达8%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外贸易对一个开放的国家而言其分量显而易见。二、我国对外贸易的未来势分析1、对外贸易的国际环境分析(1)世界经济变化和国际市场走向由于国际形势的动荡,国际组织对今后经济形势的预测观点不一致。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前景报告中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为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为2.2%-2.3%,德国《世界报》98年12月19日刊文章说,根据多家国际机构预测,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2%,2000年提高到3%。从上我们可以初步判断,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在2%左右应是较科学的。(2)世界贸易和我国主要贸易国(地区)的变化根据经合组织的预测,99年、2000年世界贸易将会分别增长5.3%、、6.1%,高于98年4.6%的数字,说明99年以后世界贸易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对于我国而言,几个主要贸易国的情况,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更具直接意义。和一般预测一样,观点各不相同,我们保守点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率仍能保持2.5%-3%。虽略低于98年3.5%的增幅,估计对我国外贸影响不大。日本经济情况不容乐观,由于日本经济的衰退,估计对我国外贸不会有刺激作用。香港在99年估计不会摆脱负增长,但恢复性回升是极有可能的,应该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欧洲和欧盟经济99年将保持温和增长,2.2%以上的增长率,不会恶化我国对其的外贸关系。(3)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及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中国加入WTO的原则是以关税减让为主要代价,并以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为前提。加入WTO的好处可归结为以下三点:a、可以在130多个成员国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b、通过世贸组织解决国际贸易摩擦,保护中国经济贸易利益。c、及时获得国际经贸信息。减让关税是中国加入WTO最主要的代价,这也是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随着进程的加深,我国在进口方面不断削减限制。从92年以来关税四次下调,平均关税已由45%降至17%,并承诺2005年将进一步降到10%。97年降税品种中高于平均降幅的约占40%。几大类产品平均降幅为:矿产品31%、、化工原料及产品19%、木材及纸制品32%、机电产品18%、轻工产品31%、农产品34%、纺织品17%。加入WTO,关税大幅下调,除有利于缓解我国国内缺乏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产品进口外,还将增加其他商品的进口,直接后果是进口总额和数量的增加。对于出口而言,其作用也一样,由于取消了贸易歧视,我国较有优势的产品如纺织品、轻工产品出口会大量增加。这是从理论上来判断,但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我们不难发现,短期内加入WTO对我国进出口好处并不十分明显。94年以后,我国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对外贸易状况良好。如果加入WTO,进口会因关税大幅下挫而大增,加之国内目前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政策,极易引起进口的大增。这种情况下,如果出口不能即刻跟上,外贸形势反转极有可能出现,逆差取代顺差。排除其他因素不计,短期内出口优势仅集中在纺织品和家电上,对整体出口形势影响不大。2、对外贸易的国内环境分析(1)上半年的宏观形势及对GDP增长的影响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189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放慢且对民间投资没有明显催化作用,估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后的GDP增幅。物价指数持续走低,消费需求依旧不足,对经济增长的限制作用不会有实质性改变。外贸出口下降,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头五个月我国出口总额676亿美元,同比下降5.3%;进口605亿美元,增加15.3%;顺差同比减少118亿美元,照此乐观估计,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贸形势不恶化,净出口也不会对GDP增幅有理想的贡献度和拉动度。(2)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及对进出口增长的客观要求以上对宏观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对GDP增幅有重大影响的三大因素投资、消费、出口在今后一段时间情况不容乐观。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估计99年GDP增幅会在7.6%-8%之间。排除其他因素不计,出口至少要保持98年的贡献度和拉动度或略有提高才会有保证。反之,若出口下半年有大的转变,好于估计值的话,可能对GDP的增长有更理想的贡献和拉动作用。(3)人民币今后的走势及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影响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整个地区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时至今日如果继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就会与启动内需的政策相矛盾。人民币坚守在8.27的水平上,在周边国家都贬值的情况下,实际人民币汇率是升值的。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结果是进口大量增加,而出口大幅减少,这一点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外贸运行中已充分得到体现。更有甚者,人民币保持坚挺使扩大内需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难于有效实施,因此可能导致整个宏观经济继续走软。从这个角度说,如果今后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政策遏止住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其结果对于外贸而言将有效改变出口锐减,进口激增的局面。3、我国对外贸易的未来趋势的研判(1)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79年-98年净出口对GDP的平均贡献度7.6%,平均拉动度为0.56%,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投资、消费、出口)中占有的份额是较小的,对经济的拉动度也不大。一方面说明虽然外贸在经济增长幅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很有限,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说明如果进出口进一步增加,将毫无疑问会对GDP的增长有较强贡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99年对外贸易的状况和98年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动。照前半年的情况看,99年净出口估计会低于98年的数字,因此对外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基本不会高于98年0.5%的水平,其在GDP增幅中充其量只能占0.5个百分点。净出口总额会在(400-450)亿美元之间。(2)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基本已形成较合理的格局,从理论上讲一种格局的形成是个时段的问题,因此一两年内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地区结构都不会有实质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在进出口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尽管初级品进口不断增加,但短期内不会危及目前的格局。这种格局是: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额80%,出口占85%左右;初级品进口占总额近20%,出口占总额15%弱。在地区结构上,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将会保持绝对优势不变。我国主要的贸易对象仍是美国、日本、香港和欧盟,但并不排除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量的增加,如非洲和拉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