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试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

2023-07-12 11:58热度:7096

首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也就是调节国民收入(国民产出)的手段,目的是为了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

我们要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开来说明。先说货币政策,正如它的定义,就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量(假设减少供给量),从而改变利率(利率上升),以至影响私人投资,而我们知道,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最终国民收入就减少了,这是具体货币政策起作用的过程。货币政策调节工具有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接下来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参与市场行为,具体有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这些都会引起私人投资减少,从而国民收入减少,具体做法已经说过了政府购买和税收。

经济调节手段有哪些?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宏观调控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1国家计划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经济政策,解决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国家计划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1.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实施的。它是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政府在确定了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后,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通过选择相应的经济杠杆来具体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

  1.3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严格的强制性,它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护和稳定有序的外部条件,惩罚各种违法经营行为,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1.4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以行政权威的强制力,直接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具有强制性、垂直性和权威性等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相应减少。宏观经济调控的各种手段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又都有自身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很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2.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其作用是对有关国民经济总量变数和总量关系的调控,这种功能只能是中央政府才具备。中央政府调控经济的决策、指令,必须通过地方政府的组织体系贯彻和实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2.1加强和完善金融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2改善和强化财税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能力。

  2.3加强和完善国家指导性计划的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