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全球股市史诗般上涨,需要怎样的盛世危言?

2023-12-02 21:40热度:8141

全球央行正站在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紧缩的拐角,面对这个被称作2018年风险资产的最大威胁,全球股市却毫不畏惧,进入了全民狂欢的融涨阶段。

央行们加息的加息,缩表的缩表,但股市还在屡创新高,动力来自哪里?对此,花旗信贷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解释: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抵消了央行们缩表所导致的流动性退潮。

宽松时代接近尾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们携手进入宽松时代,通过超低利率和资产购买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流动性,这被认为是过去几年来全球资产价格走高,尤其是美国九年大牛市的一股重要动力。

但随着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退出超宽松刺激政策。

美联储去年加息三次,并于10月开启缩表,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今年至少还将加息三次;欧洲央行尚未开启加息,但正在放缓资产购买计划;日本央行虽然一直坚持宽松到底,但有迹象表明其购债速度已经悄悄大幅减缓;英国央行11月启动十年来首次加息,随着国内通胀高企,市场预计英国央行今年将继续上调利率......

德意志银行近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一年里,最令人担心的事情是,全球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将从2万亿美元每年减少至零,而这将是引发市场波动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来自新兴市场的力量?但市场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担心的迹象。

相反地,开年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屡创新高,日本股市创下26年收盘高位,香港恒生指数重返30000点,就连A股也在全球形势一片大好的带动下,出现十一连阳的罕见走势。

对此,花旗信贷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解释,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增长抵消了央行们缩表所导致的流动性退潮。

花旗认为,过去一年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购买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央行缩表所隐含的下行风险。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99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207亿美元,连续第十一个月出现回升。全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1294亿美元。

(图片来源:Zerohedge)

无论上述判断是否靠谱,目前市场可以确定的是,全球央行们缩减资产负债表开启货币政策化是势在必行。

花旗指出,2018年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因为即便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继续以当前的速度增长,也无法抵消今年发达国家央行预计将减少的1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规模。

花旗形容当前的市场犹如陷入温水里的青蛙,随着欧美央行缩表的步伐, 水温日渐上升。但市场从“诱人的按摩泡沫”和“温暖的按摩浴缸”中清醒过来时,一切可能都已经太晚了。

资产管理公司GMO联合创始人、华尔街传奇投资者Jeremy Grantham在最新一季的致投资者信中也指出,美国市场当前正进入漫长牛市的膨胀期,或者说是加速上涨的融涨期(melt-up),投资者由于不想错过股市上涨机会而蜂拥入市,而不是出于基本面的因素进行价值投资,从而导致股价出现急剧提升。

Grantham在信中表示,当前价格高得异常,就在最近,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市场出现温和加速,而这或许是市场开启攀上顶峰,然后再给予投资者压轴一击的起点。(详见:大特写 | 美股将进入牛市尾声的暴涨阶段!来自最坚定的“价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