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在线急求!!!]立法解决塑料污染的好处,至少三点,谢谢

2023-11-05 11:57热度:4384

首先,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一次性塑料制品而不受限制,使得节省材料的可重复使用替代方案难以立足;而且为了吸引眼球,很多包装物的设计、成分越来越复杂,无法循环再生。其次,原生塑料使用量仍然不受限制地增长,原生料价格低,再生料就缺乏竞争力。第三,塑料垃圾不是分类回收再利用,就是进入混合垃圾。而混合垃圾运输和处理享受着政府购买服务、规划黄线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免费用地、增值税退税、贴息无息贷款等诸多优惠政策、焚烧可再生能源补贴(塑料垃圾以“生物质发电”的名义享受着可再生能源补贴是完全错误的);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却除了少量增值税退税之外,整个链条几乎没有任何政策扶持。

6月1日禁用塑料袋的好处

日前,美国旧金山市议会以10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塑料袋的法案,从而成为通过此类环保法案的第一个美国城市。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塑料袋消费国之一,该法案的通过引起了全球塑料袋业者的高度关注。石油基塑料袋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和难以降解性,一直是“白色污染”中最受关注的塑料制品之一。随着各地环保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实施了禁用或限用塑料袋的法律法规。这些措施给出了“塑料袋未来发展令人担忧”的信息,正在对全球塑料袋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据法国塑料包装和薄膜工业贸易协会(CSEMP)调查数据,2006年法国塑料包装虽然持续增长2.4%,但塑料薄膜销量却下降了4.5%,而这主要是因为零售购物袋销势较差。同期,英国聚乙烯行业协会也公布了一组统计数字,英国聚乙烯行业2006年税前利润减少29%,扣除原料价格上涨因素,塑料袋消费持续下降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欧盟已经制定了禁用非生物降解塑料袋的意向法案,欧盟部分国家甚至已有具体的禁用日期和国家法案。如法国从2010年1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而巴黎市则从今年就开始禁用非生物降解塑料袋。目前,欧洲的多数国家在超市和大型零售商场中,都已经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而对每只塑料袋收取0.1~1欧元的费用。这些措施,使欧洲塑料袋产业持续萎缩。此外,澳大利亚也发布了禁用塑料袋法律。该国人口第二大州――维多利亚州已立法禁止在购物中心派发免费塑料购物袋,将于2008年开始执行,同时还规定到2009年商家如仍未自发停用塑料袋,那么零售商必须对轻便塑料购物袋缴不低于0.10澳元(0.60元人民币)/只的税款。除了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制定禁用或限用塑料袋的法律法规。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2005年就禁止销售或使用塑料袋,坦桑尼亚热带旅游胜地桑给巴尔也在2006年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以挽救其受到威胁的生态环境。而我国也有多个城市对塑料袋实行了禁用和限用规定,虽然效果不尽显著,但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全球对塑料袋频频亮起红灯,但此前一直以非强制性形式出现,不过从2005年起,各国开始对塑料袋禁用实施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欧洲和美国既是全球最重要的塑料袋消费国,也是世界塑料袋进口大国,这些国家对塑料袋亮起实质性红灯,将使全球塑料袋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如在爱尔兰实施每只塑料袋征收15欧分的税款后,该国塑料袋用量急剧下降了90%;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自从2005年颁布禁用轻便塑料袋的法令后,已有许多零售商开始向顾客出售聚丙烯环保袋,代替原来用聚乙烯制作的轻便塑料袋,各大主要零售商已将塑料袋用量削减了45%;旧金山市每年使用塑料袋达1.81亿只,禁用后塑料袋消费量也将急剧下降。对此,塑料袋生产企业特别是欧美企业都非常关注,而一些行业协会对各国禁用塑料袋浪潮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澳大利亚塑料化工行业协会就认为,澳大利亚市场上供应的塑料袋25%为本地生产,75%来自进口,禁用塑料袋会引来一系列复杂问题。澳大利亚生产委员会则直接指出,禁用塑料袋没什么好处,因为在澳大利亚所售塑料袋中只有不到1%被丢弃,没有必要禁用,只需加强回收即可。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也曾多次公开表示,治理“白色污染”重在加强回收,因为目前生物塑料在性能价格上都离大规模实际应用还有相当距离。如在旧金山市相关法案出台后,一些超市立即表示使用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成本较高,所以考虑选择使用纸袋。而目前的包装纸袋多数附有塑料薄膜,环保人士担心可能引发另一种污染,并担心将有更多的树木被砍伐用来制造纸袋。

前几天我去华联吉买盛钦洋店购物,我前面一位大妈在收银员替她将所购物品装进塑料袋后,又向收银员讨塑料袋,对方不肯给,她就自己伸手拿了一只。我不知道她讨塑料袋有什么用场,很可能是她觉得一只袋装东西不牢靠,再套一只比较放心。可是在我看来,多拿多用了一只塑料袋,就少了一点环保意识,也增加了些许对大自然的污染。 塑料袋用起来固然方便,许多人生活中离开了塑料袋还很不习惯呢。但是,作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的弊病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限制使用塑料袋的规定。我国也将从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意味着到这些地方购物,再也拿不到不出钱的塑料袋了。一下子要顾客掏钱买或自带袋子,许多人可能一时还适应不了。现在离6月1日还有两个月,我们不妨从现在就开始少用塑料袋,尽可能带只布袋子、菜篮子,或可以重复使用的耐用型购物袋去购物,以适应超市、商场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新规定,这同时也是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己养成保护环境习惯的好机会。 读者 金永康 提倡拎篮带袋去购物 今年初,我得知6月1日起将实施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措施后,开始逐步改变使用塑料袋的习惯。最近,我在自己居住的小区中,不时见到一些大妈老伯也拎起菜篮、布袋去菜场和超市买菜购物,我同他们议论起提倡重拎菜篮子或布袋去购物这件事,大家都觉得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污染,是件好事。现在“买汰烧”们跑菜场、上超市时,从家里拎只篮子或带只布袋,既方便又环保,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带个头。 想当年沪上家家户户都是拎着菜篮去菜场买菜,上商店购物往往也是自己拎只包带只布袋。随着超市的兴起和普及,市民慢慢习惯了用超市免费提供的塑料袋装东西,菜篮和布袋退出了。随着消费的上升,塑料袋的使用也年年增长,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我们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基础和提高民众生活质量都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塑料袋曾经风行好多年的一些发达国家,如今已开始不用、少用、限制销售使用塑料袋了。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也应有与“国际接轨”的意识,重新使用菜篮子和布袋子去购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且从长远来说对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很有好处,我们理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 读者 郑昌黎 能否扩大点限用范围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是使用塑料购物袋最集中的场所,管住了这个大头,确实对减少塑料袋污染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我感到对一些其它商家也要引起重视,而且有关规定和措施在实施时也要注意细节的管理。 比如餐饮行业的许多饭店、饮食店、熟食店也是塑料袋的使用大户,某著名联锁洋快餐的外卖就是用的塑料袋,大大小小品种齐全,每天的使用量也不少。部分供应早餐的摊、店也几乎是给顾客人手一个,而且在个别早餐摊用的还是对人体有危害的再生塑料袋来装热的烧饼油条,这样的现象可以说具有双重的危害。还有在大超市的水果、蔬菜、水产等散装品货物的旁边,就有许多任人取用的连卷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应该由什么材料的包装袋来替代?以上的这些问题都需要管理部门在执行规定时给出办法,或制订有关的实施细则来进行限制,以使6月1日开始施行的限用塑料袋的规定在总体上更有成效。另外,现在还有许多马路摊点,如何将这部分人纳入“禁塑令”的范围,同样也是应该予以关注的。 我认为,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在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上加大力度,社区的宣传栏、各种媒体能否在最近集中进行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限用塑料袋的宣传、引导,只有让大家都认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性,唤醒每个人的责任意识,从而自觉地抵制使用塑料袋。因此我还有一个建议,对塑料袋收费在目前来说,确是减少塑料袋使用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个收费所得不应该由超市所有,而应作为政府收入用于环保的宣传。 想想曾经一度使大家非常头疼的非降解泡沫塑料饭盒,在正确的方法管理下,如今正在走向销声匿迹。我们应该相信,向塑料购物袋说再见,也许并不是那么难。 读者 叶坦文 净化环境是公民责任 我认为,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的目的并不是刻意让消费者自掏腰包购买塑料袋,而是通过经济手段倡导一种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良好习惯,这在目前塑料袋大量、普遍使用的情况下,无疑会对减少污染净化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超市、商场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对消费者而言确实会带来一点不便。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公民,首先要识大体、明大理,以大局为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共同承担起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才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为了对净化环境出一份力,我和家人今年春节期间购物时,已经开始使用自备的尼龙购物袋,每天上班前,我们随手将购物袋放进包里,下班后购买副食品时再取出使用,回家后我们将购物袋清洗干净以备后用,这样做虽然有点麻烦和不便,但我们心里踏实了许多。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行为虽然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不能一下子改变什么,但我已经在为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努力、尽责了。而且我相信,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在像我那样,通过行动在为改善我们生活、生存的环境尽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还想建议一些相关的生产单位,能否在研制家用购物袋的问题上动动脑子,如果能向市场供应一种既能折叠又能防水、方便携带经久耐用、蔬菜和带腥食物可以分装、有多种规格的购物袋,一定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时,也希望有关方面对开发、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他们向市场提供更多、更齐全的可降解产品。 读者 沈椐 鼓励措施可先行一步 今年6月1日起,为了保护环境,国内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内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塑料袋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我曾经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国民过度使用塑料袋也令英国环保部门颇为头痛。近些年来,英国提出“禁用塑料袋”的口号,英国政府也于近期正式将禁用塑料袋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由于塑料袋使用方便,国民形成习惯已久,要全面禁止难度很大。因此,英国各界采取不同的方法鼓励少用塑料袋。 以超市为例,在英国,大部分超市仍然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但这些超市都会推出各种鼓励措施,引导顾客少用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英国最大的几家连锁超市Tesco、Sainsbury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购物袋。顾客购买了该超市的购物袋,就可享受免费换新购物袋的服务。即一旦顾客反复使用后购物袋出现损坏,就可以去超市重新免费换一个新的。除此之外,这些大超市还推出了“积分奖励”的办法。顾客如果使用该超市的购物袋,即可在会员卡中获取一定的积分,进而在购物时享受优惠。这些鼓励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我认为,在减少塑料袋使用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在全面禁用前可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作为过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自发自愿的行为。 读者 李凯祥 何必都要用塑料袋装 我读小学时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物资供应匮乏,许多日用消费品购买都要凭证凭票,大家都很善于废物旧物利用,如商家会将大包商品拆开后的废牛皮纸裁成大小不等的包装纸、将绳子剪成适当长短备用,顾客买东西多就拿大的包,买得少就用小的包,外面再用绳子一扎,既经济又实惠。顾客回家后往往也会将各种用于包装的废纸攒起来,或再包东西,或卖到废品站回收再利用。即使大饼油条摊也会为吃客着想,将油纸裁成豆腐干大小,吃客拿它衬包着点心就可边吃边走很是方便;菜场卖鱼卖蟹的更绝,带鱼用草绳拦腰一捆、河鱼等用草绳从鱼头里一穿、螃蟹用草绳叠扎起来,顾客拎起就走,要多方便就多方便。哪像现在,无论什么商品统统都用塑料袋装,造成白色污染,徒呼奈何。 我这么说,并非提倡倒退到那个时期去,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借鉴那时勤俭持家、物尽其用的好习惯、好作风,树立环保理念,与世俱进采取更科学合理的方法,共同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绿色的良好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