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有哪些创新

2023-02-11 23:33热度:6331

1、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2、高转筒车。最早出现在晚唐,用于灌溉水稻。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巧妙地运用了水力,节省了劳动力,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

唐朝重大发明和科技创新有哪些?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868年,《金刚经》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技术。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一行发起这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主要目的有二。其一,中国古代有一种传统理论:“日影一寸,地差千里。”刘宋时期的天算家何承天根据当时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一带)的测量数据,开始对此提出了怀疑,但长期未能得到证实。

隋朝天算家刘焯则提出了用实测结果来否定这一错误说法的具体计划,他说:“交爱之州,表北无影,计无万里,南过戴日,是千里一寸,非其实差。”他建议:“请一水工,并解算术士,取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南北使正。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

得其差率,里即可知。则天地无所匿其形,辰象无所逃其数,超前显圣,效象除疑。”但这个建议在隋朝没有被采纳。一行的测量则实现了这一计划。

其二,当时发现,观测地点不同,日食发生的时刻和所见食象都不同,各节气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也不相同。这种现象是过去的历法所没有考虑到的。这就需要到各地进行实地测量。

扩展资料

唐朝,唐朝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疆域辽阔、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周边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等都为唐王朝国力的强大和文化的发达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回答 共2条 2012-2-27 21:20 vincekaige | 六级 唐朝 农业嘛 首先是农具 茼车和曲辕犁 尤其是茼车 开创了第一个用自然力灌溉的先河 其次呢 是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很多荒山被开辟成良田 放火烧山和围湖造田现象十分普遍 当然了 由次引发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严重 人地矛盾开始激化 再就是水利工程发展很快 江南很多地方都有灌溉区 京杭大运河的进一步扩展使得水利灌溉发展很快 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至于手工业分很多的 1.产地分布广泛 ① 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 ② 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 ③ 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 2.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多 ① 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② 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海船五百艘。 3.分工细,品种多 ① 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 ② 陶瓷业的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③ 唐代青瓷主要产在南方,以越窑的秘色瓷最名贵。白瓷主要产在北方,以邢窑最盛,当时有“南青北白”的说法。 4.技艺水平高,且融入外来风格 ① 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② 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③ 丝织品至今色泽鲜丽,图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 。 农业发展表现在 1 以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 2 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革新。曲辕犁、筒车等生产工具的改进为特征 3 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 4 开劈大量荒田。劳动人民创造大量财富,唐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