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油气行业发展趋势

2023-12-02 14:05热度:8468

国内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较大

2020年国内原油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6%;天然气产量18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原油表观消费量7.3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73.5%;天然气消费量3253.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为42.0%.

从进口情况来看,2015-2020年中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规模逐年增长,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约5.42亿吨,同比增长7.3%;进口天然气1.02亿吨,同比增长5.3%。

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常规油气总资源量依然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勘探程度总体较高,发现新储量难度加大、重大领域接替尚不明朗且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低品位和非常规油气效益发展困难等,这也意味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规模增储与持续上产难度加大。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还将继续上升,构建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油气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保障能源安全成为主要趋势

一方面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根据自然资源部资料,我国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降至近10年来最低点,保障能源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高品质常规油气资源储量的减少,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正日益转向超深油气、页岩油气、深水油气、煤层气等领域。而这些资源的开采由于技术难度较大、成本高,因此创新换代发展技术、实现低品位资源规模效益开发是确保勘探突破、提升勘探效益的重要保障;

另外,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市场准入,改变过去主要由几家国有公司专营的局面,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加大油气勘查开采力度,稳步提高油气产量;加大替换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也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手段。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液化石油气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我国液化石油气的产销规模近年持续上涨,市场终端主要用作化学原料、民用商用燃料等。

液化石油气行业相关公司: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岳阳兴长(000819)、中民控股(00681.HK)、中裕燃气(03633.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液化石油气产量、中国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等

供应方以资源供应企业为主

液化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

液化石油气下游应用范围主要包括民用/商用燃料、石化原料、汽车燃料和工业燃料,按照这些下游需求方对液化石油气购买的渠道,中国液化石油气供应商基本上能够划分为3个层级,分别为资源供应企业、液化石油气批发企业和销售网络站点。

液化石油气产销规模持续上涨

我国油气田资源匮乏,生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是炼气厂。我国是全球液化石油气行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2016-2019年中国液化石油气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产量从2016年的3504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4136万吨。2019年中国液化石油气产量为4136万吨,同比增长8.8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国内液化石油气产量,在1-2月份受疫情影响出现下降,3-12月产量迅速回升,液化石油气产量也出现了明显增加。

从我国液化石油气的消费情况来看,2011-2020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近6063.37万吨,同比增长8.54%;2020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为6319.06万吨,同比增长4.22%。

化工原料、民用燃料等为主要需求

从消费结构看,2020年中国液化石油气终端消费主要在化工原料上,其消费占比约为整个液化石油气市场的44.7%;在作为燃料使用上,作为民用燃料的使用占比最大,商用燃料和工业燃料其次,2020年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比重约25.8%,商用燃料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比重约16.9%,工业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比重约12.1%。

市场对液化石油气的需求不断增加

液化石油气相对于传统煤炭等能源具有清洁性好,热至高的特点,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我国液化石油气在化工原料等领域的应用扩大,市场对液化石油气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结合2016-2020年中国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及疫情恢复影响,初步预计到2026年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达到799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