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近年来货币政策的调整

2023-12-02 17:06热度:1281

“十一五”头两年,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人民银行及时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及时将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先后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保证流动性供应,明确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对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人民银行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通过窗口指导、风险提示、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注重贷款平稳可持续增长和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2010年,人民银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2011年1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04万亿元。虽不及2009、2010年同期的1.62万亿元和1.39万亿元,同时低于市场预期,但依然处在高位。与此同时, 继2010年两次加息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一月份,央行已进行一次加息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9%。1月信贷数据和调控措施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向常态回归,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