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过去的常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吸收流动性方面有着那些独特的优势

2023-12-02 17:03热度:7854

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政策工具使用后的效果是连锁的,在控制市场资金流动这方面应该是其他方式所不具有的。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二;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三;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四;虽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社会货币供应总量有较大的影响,但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再贴现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上。因为调整法定准备率虽然能带来在调整货币供应总量政策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法定准备率的微小变动也会引起社会货币供应总量的急剧变动,迫使商业银行急剧调整自己的信贷规模,从而给社会经济带来激烈的振荡。尤其是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导致社会信贷规模骤减,使很多生产没有后继资金投入,无法形成生产能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准备率时往往比较谨慎。

央行给商业银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减少,放贷规模缩小,企业可贷资金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应收紧,这是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里反应最快见效最快的一种,剩余的两种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都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力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