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从长沙豪宅变迁史,看城市中心价值的理性回归?

2024-05-08 06:40热度:6976

从长沙豪宅变迁史,看城市中心价值的理性回归
追溯长沙豪宅居住进化史,从“城市住宅——郊区别墅——城市大平层豪宅”,几经迭代进化,回归城市中心再次成为主流价值的选择,这是长沙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长沙财富阶层的豪宅意识息息相关。伴随着核心地段的土地资源愈加稀缺,城市豪宅正在成为豪宅市场的真正主角。




城市价值的回归——长沙豪宅发展简史
豪宅1.0时代,随着1998年「全国取消城镇职工福利分房」制度的发布,第一批富裕群体爆发式涌现。此时的豪宅大多是依山傍水的别墅或别墅洋房,以梦泽园、岳麓山庄等为代表,紧邻岳麓山、年嘉湖、浏阳河等,占据最为稀缺的山水资源。豪宅的价值借由地块本身的山水价值或自然景观彰显,外形粗糙模仿欧美建筑,风格照搬,产品品质难以保证,配套也多不齐全。




豪宅2.0时代,维一星城、名都花园、王府花园等“豪门”拔地而起,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诞生于市中心繁华地段,以香港、新加坡等一线城市豪宅为范本,凭借全新的形式功能和产品设计大大提升城市中心的居住感受。



豪宅3.0时代,大约在2007年前后,随着城市版图的膨胀式外拓,长沙人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升,城市中心土地资源日渐短缺,捉襟见肘的城区土地已经不容许过多开发超低建筑密度的豪宅楼盘,豪宅开发不得不转向郊区。以绿城·青竹园、美洲故事、金科大院等远郊别墅以及其他度假型豪宅产品相继出现,并以此为分水岭,长沙豪宅开始真正在设计理念、产品品质、选材用料、空间拓展、居住功能等层面上,与国际一流接轨,跨入品质时代。



时代变迁,转眼来到城市别墅4.0时代。“长株潭一体化”城市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使得长沙整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心城市规模随之急剧扩大,更多豪宅群因此被纳入中心城区。在这一过程中,3.0时代的豪宅产品因产品设计跟不上圈层生活潮流、地处偏远及周边配套不足导致生活不便等原因逐渐淡出市场,城市豪宅概念逐渐复苏。其中尤以城市大平层表现最为优异。
被业内人称为“平面化”别墅的城市大平层,集城市高品质配套与自然景观于一体,在满足稀缺自然资源占有的同时,兼顾“第一居所”的居住舒适性。自此长沙豪宅居住完成从“度假型”向“常住型”转型。



席卷全球的豪宅城市化热潮
事实上,由于城市发展与富人消费模式的改变,回归城市中心化早已成为波及全球范围的“豪宅革命”。有数据表明,全球80%的富豪,正掀起回归城市中心的大潮。居住本质的回归,塔尖人群的追求,让全球城市顶级豪宅卖出天价,位于伦敦的“海德公园1号”单套售价最高达1.4亿英镑,相当于80万元/㎡,纽约的中央公园西大道15号,售价高达89万元/㎡,这些蜚声国际的顶尖大平层产品,屹立在城市寸土寸金的资源聚拢地,收揽极致江河景观,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城市豪宅的中心化回归,象征着财富阶层对居住文化和审美情趣的重新定义。
首先是城市特性:包括交通的通达、生活的便利、与城市经济圈的紧密联系等;其二是居所形态:比如整体建筑美学打造、居住空间宽敞舒适、室外景观空间珍贵专享等。
总而言之,城市豪宅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如下:
一是占有城市级生活配套;
二是拥有优越的景观资源;
三是别墅功能的“优化组合”;
四是就近存在半小时城市经济圈。

放眼今天的长沙,国土部三令五申严控高端住宅用地法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与日俱增的高端豪宅居住需求,真正可供财富阶层们选择的城市豪宅可谓是少之又少。
好在,在河东湘江沿岸,还存在少量禀赋极高的绝版土地,同时占据中心区位价值和湘江自然景观,配套高密度聚集,拥有度假型产品不能匹敌的城市感和丰盛体验,足以承载长沙顶豪阶层关于生活的所有奢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