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金钱昂贵,房企如何渡过融资关口?

2023-12-02 11:05热度:8112

好多问题透过表面看本质,企业的性质和在市场领域是主导地位还是辅助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式与结构框架内。没有盈利更重要的事,看似四面楚歌其实生机无限。这个大局里面有你有我也有他。

现在不是金钱昂贵,是土地资源昂贵!房企在地拍储备土地资源,是需要多方面的关系实力做基础的。目前很多基于本地的外来房企在面对土拍或者是项目再扩张遇到很多问题,不仅仅是资金融资问题,一般很多外来房企或者本地小开发商会选择百强品牌房企合作,甚至强强联手,解决资金和土拍问题。

不但融钱难,用钱也难,房企如何跨过“生死关”?

融资难很好理解,用钱难是指房企有钱没地花么?就目前的行业基本面下,绝大多数房企都差钱。不仅房企差钱,各地政府部门也差钱,银行金融机构也差钱,购房者更差钱。那么,到底钱去了哪里?关注城楼网头条号,给你不一样的视觉。

房地产融资监管由面到点,由粗向细,房企融资真正的苦日子来了! 在7.30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之后,银保监会又陆续祭出大动作。 8月7日和8月8日两天,连续有重磅消息释放,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严厉查处银行违法违规将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行为。 信托方面 ,证券时报信托百佬汇报道: 银保监会日前向各银保监局信托监管处室(辽宁、广西、海南、宁夏除外)下发《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半年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信托函〔2019〕64号),即“64号文”,传达下半年监管重点,要求加强房地产信托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按月监测房地产信托业务变化情况,及时釆取监管约谈、现场检査,暂停部分或全部业务、撤销高管任职资格等多种措施,坚决遏制房地产信托过快增长、风险过度积累的势头。

不仅要求9月30日的房地产信托规模不超过6月30日,期间每日时点都不能超6月30日规模,保证三季度房地产业务余额零增长。根据三季度末地产类信托实际情况,再行确定后续政策。

各银保监局信托监管处室要深刻认识到当前防范化解信托业风险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根据检查或调查结果全面摸清辖内信托机构风险底数,处置信托机构风险的态度要坚决、行动要迅速、措施要有效。

“64号文”没有直接下发至信托公司,监管部门要求各银保监局信托监管处室下半年口头将其中的多项监管旨意逐步传达给辖区信托公司,做好持续督导工作。下半年对信托公司的窗口指导将成常态。

银行方面 ,搜狐焦点及多家媒体报道,近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19〕1157号),决定在32个城市开展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严厉查处各种将资金通过挪用、转道等方式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内容包括:

32 个城市 :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呼和浩特、沈阳、长春、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徐州、杭州、合肥、福州、济南、郑州、洛阳、武汉、襄阳、长沙、广州、重庆、成都、贵阳、昆明、大理、西安、宁波、厦门、青岛、深圳。

3 家机构 :各银保监局可根据地产信贷规模、风险等情况自行确定检查的具体银行,数量原则上不得少于3家。

1 年业务 :2018年6月30曰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的相关业务,可适当追溯或延伸。

5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规定的情况 ·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情况 ·房地产业务风险管理情况 ·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 ·同业和表外业务 《通知》原文附后。 目前来看,对于房地产项目融资来说,能融来资金的渠道越来越窄。

1、信托及银行 :只能做432开发贷,额度会优先保障有长期战略合作的大房企。百强之外的小房企不在考虑范围内。 2、私募 :募资能力超强的私募基金迎来了春天,以股权投资方式介入,但是成本提高,而配资比例降低,一般要求1:1。 3、非房板块融资 :多元化房企这个时候优势显现出来了,可利用非房板块公司合规融资,缓解集团整体资金压力。 4、资产证券化 :虽然目前监管还没做更细的规定,但这部分难担大任,据恒大研究院数据,ABS上半年在房企融资规模中占比仅为1.5%。而且近日,有机构人士也表示接到过交易所的窗口指导。 5、应付账款供应链融资 :在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中占比较大,为21.5%。7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条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但目前,关于房地产应付账款供应链融资,还没有明确收紧政策。 6、海外股权融资 : 上半年房企境外股权融资213亿元,同比增10%,但在房企上半年总融资规模中占比仅为0.2%,也难担大任。 7、海外发债 : 发改委强化备案登记,只能用来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 8、境内信用债 : 公司债只能借新还旧,且不支持商业地产项目;中票和短融只面向A股上市房企和国企。据恒大研究院数据,2019年下半年房企信用债到期规模为2645亿元,未来三年是信用债偿债高峰。 另外,据业内消息,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也趋向严格,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明显收紧,部分城市房管全额监管,按工程进度解付。 房企不但融钱难,用钱也难。 房企如何挺过这个提前到来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