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租赁准则改革对出租人有什么影响

2024-05-30 01:35热度:3537

国际租赁准则改革的影响

尽管租赁准则修订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可以合理预计正式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租
赁准则将与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使用权模型保持一致。这一变革是
IASB

FASB
为应对各国学
者、专业组织、财务报告使用者长期以来对租赁会计的质疑和批评而提出的新策略,必将产
生重大的经济后果。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现行准则下租赁资产在融资租赁中列报在承租人报表,而在经营租赁中列报在出租人的
报表上,这种不统一的处理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修订后的修订准则中“两租合一”
的一体化会计处理模式对租赁业务中相应的资产和负债有了统一的规定,使得报表可比性增
加。

修订准则中“两租合一”的规定消除了表外融资,进而使得企业没有了租赁会计的选择
性。由表外融资带来的虚高的经营业绩将会成为过去时,企业也没有必要再通过精心设计租
赁合同来提高企业形象。“两租合一”避免了现行准则租赁会计处理中对财务信息相关性的
负面影响。

由于“两租合一”的新规定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企业提供给利益相关
者的财务报表会更体现其业务的经济实质,让以往被表外融资所隐藏的原本并不乐观的关键
财务指标能更好的展现给决策者,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决策价值。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租赁会计在美国还未曾经历过任何一次重大变革。虽然租赁曾
经被许多无力购买设备或房产的企业广泛应用,但目前的情况是,租赁业已经占据了资本投

1/3
以上的份额,因为租赁为广大企业处置陈旧资产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方式。

在修订准则下,经营租赁的承租人需要按照规定确认一项资产使用权资产并在报表上列
报。这种表内融资的会计处理使得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产回报率、权益保障倍数和净资产收
益率降低。

现行准则下经营租赁中的承租人的租金支出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在所得税前扣除,修订准
则下,由于要确认一项使用权资产,这种与融资租赁一样的资本化处理使得承租人企业要考
虑因资产的市场价值变动引起资产减值所带来的账面亏损以及资产的折旧费用。这会影响企
业的业绩表现,且以前的租金扣除减税效果将不会那么显著。除此之外,经营租赁按照实际
利率逐期确认的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前高后低,使得相应的利润水平前高后低。因此,修
订准则下企业的业绩将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并且享受不到租金税前抵扣的税收效益。在修订
准则下,经营租赁的相应费用归入融资活动,而不是记入经营活动。

(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
企业的租赁决策——购买和租赁的权衡

由于技术革新的速度加快,设备等机器的陈旧过时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在现行准则下企
业常常利用短期的经营租赁来规避这种风险。但是在修订准则下,经营租赁承租人也要计入
一项使用权资产,并且承租人要承担与租赁资产有关的维修护理费用以及折旧费用。由此看
来,用租赁来代替购买将不再是优选,如果直接购买还能免去租赁负债和相关的财务费用。

2.
日常管理成本增加

由于修订准则提出经营租赁资本化,企业对经营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和核算流程都
要做较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日常管理成本。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注重对租赁条款的理解、确认并计量经营租赁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减值
测试。

3.
债务合同的有效性

由于准则修订后,企业的关键财务指标,诸如资产负债率,权益债务比率,净资产收益
率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将会导致债务资金提供者重新审查企业的偿债能力,并因为
一些关键指标没有达到要求而取消其债务合同。债务合同存续的风险将对企业的融资渠道和
日常资金来源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加经营管理成本。

(四)对租赁业务监管的影响

现行准则严格区分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合同法》也规定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
种法律形式。在修订准则的“两租合一”的规定下,法律上区分的两种租赁需要做出适应性
调整。

在我国,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银监会或者商务部批准,视同金融机
构,而从事经营租赁业务的企业并没有准入要求。在修订准则的“两租合一”规定下,原来
从事经营租赁业务的企业是否应该并入金融机构,并接受严格准入审批是我国监管机制面临
的一大挑战。

我国《税法》的营业税相关条款规定融资租赁业务按照租赁收入扣除相关实际成本的差
额方式计征营业税,而对于经营租赁需要按照租赁收入全额计征营业税。但是在修订准则
“两租合一”的规定下,原来的经营租赁是否要按照融资租赁的差额计税方式计税有待商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