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当前的热点话题(2018)

2024-01-18 09:12热度:1408

在日前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办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了网站与网民共守的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什么是底线?《汉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解释“底线” 一词的含义:“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后来人们将其用到更多领域,则指道德活动范围或法律活动范围两端的界线(权利的权限界线和义务的责限界线)。换言之,践踏了道德底线,就是“不道德”;践踏了法律底线,就是违法。
互联网世界的纷乱无序现象,已经给多数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根本的损害,在于本来伴随于人们身边的网络信息,逐渐失去了公信力,它不仅让多数人在运用互联网时为征信而付出更高的成本,更重要的是毒害了社会心理气氛,使广大网民转而对真实社会产生怀疑与不信任。
七条底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的,它顺应了社情民意,扣住了互联网运行与管理的核心,也是治理互联网乱象与顽疾的准则。
每个人都需要法律的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都不容侵犯,现实世界如此,虚拟世界同样如此。“七条底线”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筑了七大防线,它们所共同守护的,是网络公地、所有网民的共同家园、每个网民实实在在的精神文化空间和权利生活平台。因此,“七条底线”就是网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它树立了底线规则、底线纪律、底线标准,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打造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畅行网络空间提供了保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中国古训,至今对我们提升互联网修养仍具有指导意义。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的网络违法,一个小团体的网络侵权,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网络行为开始的。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甚至会跌进犯罪的泥坑。不要认为这是区区小事,如果置若罔闻,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防微杜渐加以改正,依然我行我素,后果将不堪设想,最终亦会突破底线,受到法律制裁。所以,这纵横交错的“七条底线”,是网络生活的防火墙和护身符,我们对此投以信赖并予以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