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国今年货币政策会怎样

2023-11-04 15:47热度:1899

央行2016年第四季度报告为后期货币政策指明了方向,包括明确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突出强调防控金融风险、提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而除了货币政策,报告中关于中国经济预期的积极变化也特别值得关注,这既为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提供了基础,也为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提振了信心。

我国实施积极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

首先纠正一下,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从税收、政府支出角度,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从2008年底到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往保守稳健的方向转,已经加了好几次利息和存款准备金,因为货币泛滥已经造成了通货膨胀。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为了遏制通货膨胀。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我国法律上规定货币政策目标为单一目标论,即“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现行目标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时,仍然以稳定货币为基本立足点。
2.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多选择基础货币、超额存款准备金数量目标同时关注货币市场利率变动。

结合现在国内形势,国际形势,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并评价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是同一事物的两面,一个是从经济理论角度讲,一个是从政策措施讲。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存款准备金政策
  (3)中央银行贷款
  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贷款增加,是“银根”将有所放松的信号之一;反之,是“银根”将可能紧缩的信号之一。到2000年底,在中国人民银行资产业务总量中,中央银行贷款占45%。   目前,按贷款期限划分,我国中央银行贷款有二十天、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四个档次,现行贷款利率水平分别为3.24%、3.51%、3.69%和3.78%。
  (4)利率政策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5)汇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