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日本85年房价暴跌后,普通人的生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2023-12-04 06:42热度:2854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了解一下日本之前的经济状况,在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有了发展,在大城市里已经有了一部分先致富的家庭率先改善了生活。

他们拥有了私家车,比如奥拓这款小汽车就是日本人针对中国设计的一款车型,低配置体积轻节约能源,毕竟也算轿车还可以给自己长面子所以这款汽车当时是风靡全国的,还有我们80后耳熟能详的三洋彩电,三菱空调等品牌都是大卖特卖,拥有了我们这样庞大的市场,当时的日本经济可谓是如日中天,也在全球市场赚的盘满钵满。

电子行业直接威胁了他的老大美国,那么在美国的暗示下日本半推半就的签署了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这一方面日元升值给日本人带来了暴发户的感觉我们可以买遍全世界啦,一方面本币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对外出口冒易,而当时的日本经济一片大好,人人都有工作,每家工厂都是订单满满火力全开的加班,那么在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国家,人口众多,又都有money 情况下所有人都把投资热点转到了房地产上,所有人都相信把钱投到房子上是对的,东京的房价永远不会下跌,政府的金融政策也货币宽松,而为了多收益,大家也都乐意去贷款反正贷款利率很低,每家都又几套房,都有大别墅,虽然交着不菲的房贷,但是工资高也都可以负担,从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四年多时间,日本城市地价增长了200%。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而美国的面积则是东京的1.5万倍。

一寸土地一两金,银座崛起“地王”最巅峰。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不计成本将资金投入土地市场。

然而,危机还是来了。1990年,股票市场率先崩盘。短短一两年间,日经指数从最高的38915点跌到14309点,跌幅高达50%以上。

接着,楼市崩盘。由于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资本市场崩盘随即传导到楼市。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要求企业偿还贷款,企业不得不变卖股票和不动产,大量地产抛到楼市,地价应声而跌。

房地产企业倒闭,银行因为不良贷款率暴增而倒闭,普通国民住房转眼之间成了负资产。

那么我之前说了这么多的铺垫,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普通的日本民众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向井52岁,是一家从事电气元件公司的中层管理,每月工资40多万日元。我当时很奇怪,他的工资不算低,又是独身,为什么还会住在这样一栋月租金只有3万多日元、一居(12㎡)一厨(4㎡)一卫(3㎡)、5人合用一个浴室的楼房里呢?

他对我这种疑问表示非常理解,他告诉我说,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的88年,他花5000万日元购买了一套二层别墅。现在这套别墅的价格已经跌到了3000万日元。他把别墅已经出租出去了。他住现在这样的房子是为了省下钱来和别墅的租金合在一起还银行的贷款。等他65岁的时候就可以还清贷款,然后再把房子抵押出去得到养老送终的钱。不过,他的妻子并不愿意和他一起住这样的房子,离婚了。

元口是一个搞金属材料研究的博士生有一天他开车带我到一个很荒凉的地方去摘柿子。我问他这里的柿子为什么可以随便摘,他说,这是他导师在泡沫经济时期买的地,按那个时期的发展规划,这里应该可以划入东京通勤圈的范围了,很遗憾,你看看现在,还是这么荒凉,也只有这搞金属研究的教授脑袋才这么“硬”,才会相信东京圈会扩大到这里。

元口又说:在研究室做实验的时候,教授没事儿总叨叨这块地,看来这块地让他挺烦心。教授在89年以5万日元/㎡买了这块地,一共是1.5亿日元。教授说如果现在有人出1个亿,他就卖。93年有人出价2.5万日元/㎡,教授舍不得,现在,2万都找不到买主了。种了这些柿子树还没时间照料,我们到这摘柿子吃就是帮他忙了。

以上的两位都可以算的上精英人士,他们在泡沫破裂之后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至少生活上还过得去,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可是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普通工人却为自己曾经的疯狂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失去了工作,每个月还要交巨额的房贷,导致了很多弃供的情况,由原来的业主变成了没有收入靠救济金度日的穷人,可谓天上低下,让人唏嘘不已。日本也失去了10年的黄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