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现在香港的房价,到底是个什么趋势?

2023-12-03 00:10热度:1038

香港也是分富人区与平民区,像香港岛的山顶和浅水湾就属于富人区,九龙城的尖沙嘴和何文田以及太子道和黄埔属于比较平民的区域。而香港买房的计量单位是英尺,一平米大约等于10.8英尺,目前平均尺价大概是5000左右,也就是平均下来大约1平方米5万港元,当然这存在“被平均”的现象,据我了解山顶还有浅水湾的房价达到了1平米15万港元以上。

总所周知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人口在不断增多而地就只有那么一点,可以预料未来香港的房价会呈现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回归20年以来香港房价对比高出76%,目前应该会持续上涨,但幅度不会很大,预测是10%左右。

以目前香港普通工薪阶层15000元工资来算,一半用来买楼,要买一个500英尺的单位需要80年……可想而知香港目前的购房压力也是很大!

在如此高的房价之下,香港人是如何解决住房问题呢?下面顺便来普及一下。一般来说,香港居住的房子主要有四种:公屋,居屋,夹屋,私人商品房。

公屋是“公共屋邨”的简称,基本相当于內地的廉租房。由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产权,由房屋委员会管辖,租金低廉,主要为社会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申请公屋条件需要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自己本身没有物业,而且对于家庭收入还有资产都有限制。

居屋指政府通过“居者有其屋计划”提供的房屋,类似內地的经济適用房。居屋与公屋一样,都是由政府出资兴建,但二者的差别是居屋是用于出售而不是出租,以低于市价40%左右的价格卖给公屋租户和符合标准的中低收入家庭,居屋的建筑面积在40平米-80平米,申请居屋同样有收入和资产限制。

夹屋类似于居屋,也是政府出资兴建,然后以优惠的价格出售给中低收入人群,二者名字不一样因为夹屋是由“夹心阶层住屋计划”而来。

私人商品房就是内地最常见的商品房了,在香港的年轻人面对着高昂的房价,通常都是先跟父母挤在申请的公屋中,然后经过几年的奋斗,购买居屋或者夹屋,或者就直接在父母的帮助下购买400到500尺的私人商品房,在香港,小情侣为了房子共同努力供楼的情况很常见,高昂的房价之下,双方共同奋斗买楼比以单方面买楼作为结婚的前提更为合适,这点值得内地的小青年学习。

也由于房间面积的限制,合理利用空间实现其更大价值也是在香港常见的现状。不知道在外奋斗的你,是否能够拥有了自己的居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