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如何看待2018中美贸易战,中方有何立场和决策?

2023-08-17 19:22热度:5979

贸易战是美在挑战全球贸易规则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表示,“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没有充分的经济理论上的合理性。我们需要从更广泛、更全面的角度来评估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在双边关系中的利益问题。中国和美国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全球价值链,两国的货物贸易不平衡反映了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的地位。”
  “价值链贸易是当今世界贸易非常重要的特点,与过去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的贸易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企业,比如苹果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盈利状况,是因为与成千上万的厂商建立了信任关系,其稳定供应链已经建立。再如建造一架飞机需要200多万个零件,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自己完成,这就需要合作、需要产业链。而产业链能够正常运作,就要遵守规则、守信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说。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廖凡表示,美国挑起贸易战的行为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挑战。当前,我们坚决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这一规则体系当年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世贸组织为解决成员间的贸易争端提供了公平的框架,为处理新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谈判的平台,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世贸组织成员采取的单方面行动显然违反了现行的规则。

美国言而无信终将成为最大输家

  美国在全世界实行贸易霸凌主义,四处挑起贸易战,这让国际社会进一步看到了其言而无信和反复无常的一面。5月19日,中美双方曾经达成重要共识,并且发表了联合声明。但是5月29日美方单方面发表声明,背弃共识。6月初双方曾就能源和农业领域的具体合作达成共识,6月15日美方又一次背弃共识,并于7月6日公然挑起贸易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雪松认为,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战,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尽管特朗普宣称短期美国经济强劲,但这并不利于美国和全球经济中长期的发展,也增加了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
  “贸易冲突本身没有赢家,但谁是最大的输家呢?那就是美国。”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瑾表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远大于其对中国的出口,中国是供给方,美国是需求方。中国的产品不卖给美国可以卖到其他国家,也可以内销甚至可以有库存;但美国是需求方,如果其找不到第三方替代,不仅影响人民的生活,对产业影响也非常大。而且美国还对土耳其、俄罗斯、欧盟、加拿大等挑起贸易争端,如果所有的国家都反制它,美国产业和人民生活可以承受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