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我国老年护理市场的发展现状

2023-07-26 10:16热度:8322

一、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银色浪潮来势迅猛。专家预计,我国老年人将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加,到本世纪中叶,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到老年,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据统计,全国老年人群慢性疾病患病率达51.8%,北京市27.4%的老年人有视听或肢体残疾,20%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帮助,5%的老年人生活需他人照料,老有所医的问题非常突出,老年群体渴望得到保健护理。而护理业发展与老龄化的需要不相适应,说明老年护理几乎是一块空白,急需护理人才来填补这个空白,对老年护理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为确保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快发展老年护理事业;特别对提高广大妇女的就业水平;对于减轻家庭养老负担,解放中青年劳动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人口老龄化给老年护理带来了机遇,必然对护理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人口老龄化将为护理行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也将促进护理服务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体系。二是对护理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护理管理,提高素质和竞争力。 人口老龄化后,必然要求改变现在的护理状况,提高服务质量。三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医疗服务消费能力提高,护理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人口老龄化给护理服务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从事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医疗市场被瓜分,竞争更趋激烈。医疗市场的开放,使医护人员面临激烈的就业、就职竞争,提出更高要求。

三、人口老龄化后老年护理服务的对策思路

人口老龄化后,对老年护理服务业来说,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很好地使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就需要我们去掌握老年人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以及心理特征,一定要有有效措施来认真对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老年护理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长期的护理,希望长寿。由于人口老化,许多家庭的子女长大后都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使得老人面对着“空巢”的局面。如果在这个家庭中,有一位老人逝去,剩下的一位就会更痛苦。而身体有残病的老人,就更需要照顾。因此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护理服务,然而老年护理人员短缺相当严重。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把老年护理做得更好。在我国虽然老年护理工作被不断地引起重视,但是人们更注重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护理状况关注相对较少。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加重了老年护理的负担。由于人口老化逐渐严重,老人也越来越多,而子女最多也只有在周末探望父母,因此护理服务需要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护理的花费也相当巨大。我国是拥有世界人口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后,老年护理市场引起了护理界的广大兴趣。因此,无论是“人口老龄化后”的发展机遇也好,还是说“人口老龄化后”的挑战也好,都要有相应对策

1.转变护理职能。从过去的生物模式向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健康与心理、精神、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护士职能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医疗救助转向对所有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不再等同于传统观念中的打针、喂药和照顾病人,不再仅仅作为医生的助手,而是与医生、药师一样成为整个医疗保健队伍中的重要技术人员。其变化的内容有如下3个方面:一是护士服务对象从单纯照顾病人扩展到关照整个人群,二是工作领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三是研究范围从研究疾病护理延伸到探究所有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2.提供及时的治疗。科学的护理。医学已经从过去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单纯的“治病救人;发展到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得到公正、有效、合理的全程、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从过去的单纯诊断治疗观念转向生理心理角度。是关心人而不是关心“病”。减轻病人精神、肌体上的痛苦,过得舒适和有意义。

3.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1 大力发展护理教育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护士职能变化,在卫生人力配置上应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例应达到1∶1。由于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扩大等带来的人力需求增加,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数量会更多一些,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所以应加大护士的培养。

3.2提高护理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护士职能变化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生物医学方面的知识,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需要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和现代护理理念以及从事护理工作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力争做到与国际护理发展趋势接轨,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接轨,提高护理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4.拓展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是适应大众保健需求,与医学、护理、社会、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密切相关,社区护理将成为护士职能转变的转折点。社区护理将为社区内每一个人、家庭和团体承担更多的健康服务工作。如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心理咨询、流行病学调研、传染病监控、卫生宣教等一系列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开展社区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与保持公众健康,并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同时,大大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节约医疗资源。护理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要求护士具备多方面的技能。根据不同的人群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把高超的护理技术与温馨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之中,体贴病人,理解病人,发现现存和潜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沟通和教育的能力,实现与病人心理零距离,缓解护理对象的压力,营造宽松环境促进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