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在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滞涨现象

2024-02-05 07:53热度:6694

滞胀可以简但理解为通货膨胀状态下的经济停滞,是特定时期内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不前共存的状态。
  其核心包括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滞胀是通货膨胀持续发展的产物。
  通常情况下,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通胀),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通缩)。
  物价上涨时期,说明市场主体对未来投资前景充满乐观态度,可以理解为有持续投资的信心和动力,在此背景下,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劳务和产品供给保持合理的增速,反映在宏观经济层面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反,通缩反映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足,产品和劳务供给处于下滑状态。
  为缓解经济停滞,宏观决策层面通常会采用适度的财政政策,刺激市场流动性,来带动市场对未来物价上涨的某种预期(通胀),来刺激经济,进而实现通胀和经济发展的同步。
  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呈同方向发生。但是,它忽略了一个前提。即通货膨胀在合理的水平上。
  即通货膨胀反映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超过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通货膨胀处在合理的区间内,即价格上涨缓慢切可以预测,其通货膨胀局面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市场信心和动力。相反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或者急剧通货膨胀,这种状态下,就会出现价格扭曲,进而使得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当这种价格扭曲和市场经济低迷持续较长的时间,便是滞胀。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滞胀”便是恶性通货膨胀和急剧通货膨胀的结果。其表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
  滞胀产生的原因:
  一是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
  二是不当的经济政策。例如中央银行容许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政府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作出过度管制。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滞胀”: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
  解决方法:
  对付滞胀,政府很难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消除滞胀,因为采用紧缩货币政策,一提高利率,企业经营成本加大,经济就有可能更加萧条,甚至引发倒退,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印银纸但同时没有抵押),降低利率,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又会引发恶性通货膨涨。因此,政府应该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同时减税,加上适度提高利率来压抑通涨,随着时间过去则可逐步消除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