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农业科技人员

2024-06-02 03:38热度:8377

设施农业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广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农业工程方面必要的工程理论、知识,熟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温室环境控制和温室设计建造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具有较强的温室设计能力。

中国农业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农业供给侧进行改革,首先就是要去库存,促进市场出清,实际上就是改善农产品供给关系。
从农业供给侧这个角度来看,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还是看创新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要靠科技创新,通过科技体制的改革,运用体制机制来激活科研探究活动,让其能够与我们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物育种,特别是互联网+这些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当中去,从而产生新的产业、新的业态。第二要加大农业组织创新力度。

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导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过去的五年,江苏经济年均增长13.5%。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人均达到7700美元;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3%,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20.6%和42%;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江苏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快,企业的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主导力量。未来五年,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将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性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我们要坚持高端引领,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紧密结合,增强产业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集中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主攻高端技术,加快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研发和重大共性技术攻关,争取在掌握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前沿先导技术、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要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强重大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要突破高端环节,大力发展知识、人才密集的高附加值行业,加快向自主研发跨越、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打响“江苏创造”的品牌。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物流、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一代网络服务、互联网内容产业、网络电视等新兴服务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