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2024-03-27 08:57热度:7337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时,日本上下并没有慌。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因为同等杀伤的轰炸,日本已经不是第一次承受了。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早在3月10日的东京大轰炸中,日本就被美军的轰炸,炸死烧死了8.3万人,26.7万幢建筑物被摧毁。另外还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这几组杀伤数字,都比广岛核爆导致的损失要更高。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东京方圆16里内被美军夷为平地)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而且日本陆军和海军,也都分头私下研究过原子弹,知道这玩意不好搞。都怀疑美国是不是真搞出了原子弹。认为美国是故意唬人。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所以广岛被核爆后,日本上下都没慌。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老百姓被炸麻木了,无所谓。躲得了原子弹也躲不了汽油弹。管它什么弹。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高层因为不相信美国搞出了原子弹,所以高调宣传,说美国没有原子弹。就算有,也只有一颗。米畜扔了一颗,已经没了。

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主因?

比如当时的海军军令部总长丰田副武,就信誓旦旦:美国的原子弹,顶天也就一颗!

而也正是因此,不相信美国还有原子弹,所以广岛核爆后的8月7日和8日,日本内阁居然都没有开会,专门研究这件事。

直到广岛被炸三天后的8月9日,由于苏联突然出兵,对日本宣战了,日本内阁才慌忙召开会议,研究这件事。

也就是说,广岛核爆对日本高层的震撼,没有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来得大。

那么苏联对日宣战,为什么对日本高层的震撼会如此之大呢?

大到还要专门开会研究这件事。

因为早在德国投降时,日本天皇和内阁文官就有投降的打算。

只不过,当时日本高层更希望向盟军有条件投降。

也就是要求盟军满足他们的「战犯由日本自己处理」,「盟军不能进入日本本土」等条件后,他们才愿意投降。

而很显然,日本军方提出的条件,英美是不能接受的。

这跟没投降,有什么区别?

而又很显然,日本打一开始也本来没指望英美能接受。

所以,日本高层打一开始,就把希望瞄准了苏联。希望通过归还南库页岛为筹码,请斯大林出来做和事佬,让英美接受日本提出的有条件投降方案。

毕竟,苏联虽然是同盟国。但因为有《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所以苏联没有对日本宣战。

而斯大林为了最大程度攫取利益,他在对日宣战前,又故意待价而沽,在英美和日本之间来回横跳,故意忽悠日本,让日本高层认为苏联可以帮忙。(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已经秘密拿到了苏联在中国东北,南库页岛以及千叶群岛的利益。因此无论日本以什么方式投降,苏联都是赢者)

因此,当苏联对日宣战后,日本高层立马就炸锅了。

最后一点希望破碎,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所以为此,日本高层专门召开会议,开会讨论如何要应付新局面。

至于原子弹,在大家心里,毫无存在感。

在这场会议上,以首相为代表的文官,都主张必须马上停战,只要能保留天皇就行。

而以阿南惟几为代表的武官,则表示要最终决战,让苏联人看看大日本帝国的勇气。然后由咱们自己处理战犯,解除武装。

在文官看来,军方简直有病。现在都这般田地了,哪还有什么筹码与盟军讨价还价。现在还提这种要求,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果现在不立即向美军投降,等苏俄鬼畜登陆日本,那大家都要玩完!

由于双方分歧实在太大,屡屡争吵,所以会议就一直开到了次日凌晨。

就在文官、武将吵架期间,突然有人推门进来报告——长崎又挨了一颗原子弹。

事已至此,按理说,日本应该立即接受盟军的无条件投降敦促。不然日本就被核平了。

但不想,会议开到最后的投票表决时,居然还是3比3。

主战和主降的人,继续相持不下。

首相铃木贯太郎、海军大将米内光政等三人主张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只要保留天皇即可。

阿南惟几、梅津美治郎等三人,主张有条件投降,要求盟军答应他们提出的不占领日本领土等条件后,才同意投降。

首相铃木看到这个结果,简直要气炸了。

然后,阿南惟几发表一通讲话,把铃木更是气的要死。

阿南惟几说,自己得到情报,米国鬼畜有核弹百枚,足可夷平东京。但我大日本帝国陆军三百万大军就是不怂!如果盟国不答应有条件投降,他就与盟军刚到底。你们这些投降派,简直是日本耻辱,你们身上哪有大和民族该有的荣誉。你们要知耻,你们懂什么叫玉碎吗!(铃木是海军出身)

铃木见阿南惟几疯了,实在说不动,就去找天皇,请天皇出来圣裁。

天皇不是阿南惟几那种疯子,他自然是赞成文官决议的。所以圣裁的结果,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

按理说,天皇已经决定了的事。内阁和军部照命令执行就好了。结果散会后,阿南惟几拉着梅津美治郎等人,继续与米内光政等主和派争吵不休。

这一吵,又是三天。

没办法,天皇在8月14日,只得再次召开御前会议,又再次裁定“终战”。(就是投降)

按理说,君无戏言,天皇都两次裁定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然而,天皇的决定又被阿南惟几等主战派直接无视了。这帮人就是不向下传达命令。

当天下午,天皇见争吵没个结果,就算自己第三次裁定,也不有结果。便只好让首相铃木起草《终战诏书》。

准备第二天直接发表,来个生米煮成熟饭的操作,造成既定事实。

8月15日凌晨,天皇拿着首相铃木起草的诏书去录音,录完后,让人保存,准备到中午12点再由电台广播宣布。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天皇决定投降的消息传出后,陆军军官竹下正彦等人杀死了近卫师团长森赳,并假借近卫师团长名义,发布军事动员令,起兵叛乱。叛军一度控制了皇宫,并四处寻找录音。

只不过,由于内大臣木户幸一提前知道了陆军有人策划叛乱的消息,并提前下令将录制好的天皇录音藏匿了起来。叛军搜了一夜,没找到。

天皇的《终战诏书》才得以在8月15的中午被播报了出来。

终战录音被广播后,参与叛乱的陆军军官全部自杀。阿南惟几等三十几名主战派高层也选择切腹自尽。

回头看日本投降的过程,不难发现,日本高层其实早就想投降了。只是高层在怎么投降的问题上,有分歧,谈不拢。

一开始,大家都主张有条件投降。

广岛挨了原子弹后,大家态度不变。

直到苏军出兵,戳破了日本高层最后一点希望后,高层才出现分裂。

分为无条件投降派和有条件投降派。

长崎挨了原子弹后,大家态度不变。

主张无条件投降的人,维持主张。

主张有条件投降的人,也维持主张。

甚至于,在天皇决定投降后,这些主战派还是维持主张。为了有条件投降,他们甚至还组织士兵叛乱,要抢夺天皇的终战录音。

所以,原子弹在日本投降的过程中,还真就不是投降的主要原因。

有没有证据能佐证呢?

其实是有的。

由日本宫内厅公布的《昭和天皇独白录·寺崎英成御用掛日記》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天皇宣布投降的当天,他的叔叔朝香宫鸠彦王问天皇,如果天皇不能保留,是否意味着战争将会继续进行。天皇表示:“当然”。

天皇为什么赞同投降,是因为他怕原子弹吓怕了吗?

其实不是。他愿意投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知道,美国不想让苏联染指日本,就一定会答应日本提出的保留天皇的条件。而美国愿意保留天皇,那他就没什么损失。

而既然他本人没什么损失,那他为什么不赞同投降呢?

要是像阿南惟几主张的那样,打到底,天皇反倒是大概率要完犊子。

当然,原子弹也有它的价值。那就是两颗原子弹,确实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

如果没有原子弹,缺乏让天皇说服军国主义分子投降的“台阶”,日本投降的时间,肯定至少要晚上半年。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美国用原子弹给天皇“台阶”下呢?

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投降是双向选择。就算日本愿意投降,投降也并不一定是会被美国接受。

美国之所以急着丢原子弹,也有目的,那就是赶在苏联之前,完整拿下日本。

日本就是因为签字晚了几天,千叶群岛就被苏联夺了去。日本要是再晚几天投降,北海道估计就得挂红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