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沙特石油设施遭袭起火,国际原油价格又将何去何从?

2023-12-02 20:58热度:4908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晚了,上周的时候我就发文,解读过原油即将暴涨的实施,现在原油价格已经开始上涨了。

不过原油的这轮上涨注定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首先沙特阿美的遇袭造成沙特570万桶原油每日的生产量,这相当于沙特全国的生产量的一半儿,与上半年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原油市场受到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这样大的供应缺口必然造成原油供需的失衡,也会对原油价格进行大幅度的拉升。

另一方面,这对原油市场来说是一个恐慌性的冲击,使市场信心倾斜,油价上涨必然超过供应本身提升的幅度。

虽然美国的页岩油产能可以弥补这个缺口,沙特恢复产能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这两者弥补供应缺口仍然需要时间,这意味着原油上涨将保持一段时间。不过最终供应的缺口会被弥补上的,而今年长线仍然是需求疲软的事实,这对原油价格有所抑制,所以原油最终还将回归到之前的价格。

另外沙特的减产,可能造成市场份额,被美国也有企业吸收,这样沙特可能会进行减价来夺回市场份额,所以原油市场在恢复原状时可能会经历一场报复性的下跌。

自全面禁油令启动后,伊朗的石油出口有没有受到严重影响?

11月5日,美国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的禁令正式生效,没有在豁免名单上的国家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受到牵连。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已经从4月份的280万桶/日下降至10月份的133万桶/日,市场预计,伊朗11月份的出口还将下降至80万桶/日。然而就在这时,在美国要求每天最多进口36万桶伊朗石油的情况下,一艘名为DUNE的货轮正载着200万桶原油从伊朗驶向中国港口。

多国支持伊朗,“禁油令”难以为继 中国目前尚在进口伊朗石油,但部分国家已经就“禁油令”发表了看法。据伊朗伊尔纳通讯社22日发布的消息称,土耳其拒绝了美国要求其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要求。土耳其一直以来都是伊朗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今年第一季度,土耳其的石油进口中有超过50%都是从伊朗进口的,而美国的禁令意味着土耳其将失去一半的能源进口,因此对于美国掐断土耳其能源来源的做法,土耳其方面自然要表示抗议。

除了土耳其之外,最近,韩国和日本两国对伊朗的态度也有所转变。据路透社消息称,韩国和日本计划在明年1月份恢复对伊朗的石油进口。日、韩两国都是能源稀缺的国家,其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100%,而美国近乎无情的做法无疑阻碍了两国的正常发展。

总之,美国对伊朗的所作所为已经间接伤害了各国的利益,国际上不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就 “禁油令”而言,美国恐怕难以长久地实施下去。

打压目的明显,美国反而因此自伤根基!美国此次打击伊朗主要是为了再次巩固美元石油的地位。今年美国的产油量陆续超过沙特和俄罗斯,成为全球主要产油国之一。既然有了竞争实力,那么竞争对手能少一个是一个,于是美国便将矛头对准了产油国之一的伊朗,以扩张美国石油的国际市场。

但很明显,美国的做法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前提,这自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反对。除了上述的日本和韩国,欧盟也极度依赖伊朗的石油进口,为保证石油的正常交易,德、法两国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伊朗商议,建立一个“专门机制”,以绕道美元,保证石油交易。

这样一来,美元和石油的关系就松动了。要知道,美国之所以能影响油价,是因为美元和石油挂钩。但现在的情况是,伊朗开始允许使用人民币进行石油结算,俄罗斯、印度等国在结算石油时也开始使用本币支付,美元和石油的联系逐渐减弱。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原油期货交易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纽约WTI和Brent原油期货。美国WTI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美国本想进一步巩固美元的地位,但没料到反而损伤了美元石油这一根基。可见,美国的伊朗“禁油令”反倒让自己承受风险,不知美国最后会不会出现“损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