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现阶段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2023-12-02 16:32热度:6026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中国是全球缺水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7年中国水资源量为28,675亿吨,而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2059.2吨,只能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中国西南部及华南的水资源较为丰富,该地区的自然水资源相对充足。中国约四分之一的省份面临严重缺水问题,联合国统计局评定相关省份人均年均淡水资源量少于500吨。随着城镇化人口增加以及污染情况,用水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重。

我国农业用水量大,粗放型灌溉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以及用水缺口问题。现阶段农村地区用水末端,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尚不具备规模效应,且农村居民污水处理费支付能力没有保障,因此农业节水作为节水、增效、治污的重要途径,将先行受益。

水权、水价制度尚不完善的现阶段,PPP模式有助于解决节水灌溉工程“重建轻管”问题。原有的EPC模式下,政府出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由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节水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导致管理效率较低,节水效果不确定,节灌设施无法发挥长效作用;PPP模式使得建设与运营相衔接,由社会资本出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并提供设施运营服务,政府出资购买节水服务,提高管理效率,节水服务企业则以灌溉服务费和政府按照“水资源价值”支付的节水奖励作为收益来源。

2017年我国全国总用水量达到609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规模为3775.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比重达到62%,较2016年62.4%稍微下降一些,预计2018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良好农业用水量还将下降,达到3605.9亿立方米。

节水农业优点:

1.节约了土地 以往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水通过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级渠道输送到田间的,而在田间还要挖大量的埂、畦、沟渠,这样真正有效的种植面积只有70~80%,而采用喷、微灌取消了田埂、沟渠,可增加种植面积15-20%,这就节约了土地。

2.经济效益好 农民增产、增收: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节约的水能扩大可灌溉的农田面积,以此来增加产量,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有利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灌溉,因为采用节水灌溉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到需求按时按量进行灌溉,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因此总的说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能显著增加农业产量。当然由于节水灌溉的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节水灌溉普遍能取得节水、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钱;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群众总结节水灌溉有三节、三省、二增的显著优点。如:河南省平舆县在7.8万亩项目区内打1575眼井,配套喷灌机1000套,与非项目区相比每亩净增收159元,一季作物增收的效益就可回收投资90%,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每投资1元钱,可以增产2公斤粮。你们看这效益有多显著。

3.减轻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工作量 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采用传统的地面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这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量,采用喷灌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大大减轻了水利建设的工作量,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4.有利于保护环境 渠道防渗,田间实行节水灌溉,就能有效地防止由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缓解了由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车联网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节水农业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风险预测报告》